[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9403.9 | 申请日: | 2009-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7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菊梅;徐明岗;王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7/14 | 分类号: | C09K17/14;C09K17/18;C09K10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土壤 调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调理剂及其施用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改良砂土的复合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耕种土壤中,砂土占了很大的面积,由于砂土自身土壤理化结构的原因,使得砂土保水、保肥性能很差,大部分的砂土地都属于低产土地。改善砂土的土壤理化结构,提高砂土的肥力,是提升砂土地的生产水平的有效方法。目前对砂土地的耕种,一是加大对土地的肥料施用量,以满足作物需要;二是采用传统的秸杆还田的方法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以改善土壤理化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但这种方法效果并不明显,向砂质土壤中施放大量肥料,会加大肥料的渗漏,不但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另外,因为砂土理化结构很差,土壤水、气调节不理想,因此土壤中微生物活动能力低,秸杆施入土壤后并不能及时腐解为土壤有机质。也有资料显示使用聚丙烯酰胺(以下简称PAM)等共聚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来改善土壤结构,但单纯使用PAM并不能提高土壤养分等肥力提标,另外,只依靠高分子材料改善土壤结构不但成本高,而且不能彻底解决砂土改良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砂土改良方法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能有效改善砂土的理化结构,增加砂土中土壤团粒结构含量,又能提高土壤肥力,保证作物养分需求的绿色环保的复合土壤调理剂。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这种复合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和施用方法。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复合土壤调理剂,包括聚丙烯酰胺,还包括作物秸杆水解物。
所述作物秸杆水解物为作物秸杆经氢氧化钾或磷酸水解后,再将PH调节为6-7的作物秸杆水解物。
所述复合土壤调理剂中还包括VA菌根。
所述复合土壤调理剂中还包括作物秸杆:玉米秸杆、小麦秸杆、水稻秸杆、豆类秸杆或谷物秸杆等。
所述的复合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备秸杆半水解物,向300g秸杆中加入520ml 40%浓度氢氧化钾,匀速加热至180℃,恒温反应120分钟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用85%磷酸调至pH 6.5;或向250g秸杆加入280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5%磷酸,匀速加热至180℃,恒温反应120分钟后停止加热,等冷却后用40%浓度KOH调至pH 6.5,烘干得到秸杆半水解物;
第二步将第一步所得到的秸杆半水解物与聚丙烯酰胺以0.35-0.6∶1的比例混合,制成复合土壤调理剂。
也可以将第一步所得到的秸杆半水解物与VA菌根、聚丙烯酰胺以0.35-0.6∶10∶1的比例混合,制成复合土壤调理剂。
与现有技术中的砂土改良剂或改良方法相比,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土壤的团粒结构具有泡水不散的水稳性特点,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是结构良好的土壤,它能协调土壤中水分、温度、空气和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协调保肥和供肥的矛盾,有利于根系活动及吸取水分和养分,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无结构或结构不良的土壤,土体主要是大空隙,保水性差,漏水漏肥,土壤中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受抑制,土壤肥力差,不利于种子发芽和植物根系生长。土壤质地和结构与土壤的水分、空气和温度状况有密切的关系。本发明能有效改良砂土的土壤理化结构,尤其是提高砂土中土壤团粒结构的含量。这是因为第一,本发明所述的PAM本身就可以作为土壤改良剂来改良土壤理化结构,增加土壤中的团粒结构;第二,本发明所述的秸杆水解物能有效增加土壤机质的含量,也具有改善土壤结构作用。
2、本发明可有效提高砂土地的土壤肥力,提升土地生产能力。这是因为,如上所述,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增强,土壤水、肥、气、热的调节能力增强,肥力自然得到提高;其次,秸杆水解物本身就含有大量的有效养分,而且这种养分不是以单纯的化学肥料的粒子状态存在,不易流失,增强了土壤的保肥性能和肥料的利用率利用;再次,VA菌根和秸杆的使用,增强了土壤中微生物含量及其活动能力,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形成和增加,不但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而且提高了土壤肥力。
3、本发明提高了砂土的保水保肥性能,防止了肥料的渗漏和流失,不但提高了肥料等养分的利用率,也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各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94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