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面板周边残材检出和去除的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9251.2 | 申请日: | 200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57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雁;孙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1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面板 周边 检出 去除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液晶面板周边残材检出和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在所述导轨上设有两组相对的支架,所述各支架均连接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支架沿所述导轨滑移;
在所述各支架上均设有接触杆,所述接触杆的一端为用于与待检液晶面板接触的检测部,另一端为感应触发部,在所述感应触发部上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用于根据所述接触杆与待检液晶面板的接触状态判断待检液晶面板周边是否具有残材;
在所述各支架上且靠近所述检测部均设有去除单元,所述各去除单元还连接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感应器的判断结果控制所述去除单元是否执行去除残材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周边残材检出和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上设有通孔,所述接触杆滑动地穿设在所述通孔中,在位于所述检测部和所述支架之间的接触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检测部相抵靠,另一端与所述支架相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面板周边残材检出和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触杆上设有防止所述接触杆从所述通孔中脱落的挡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周边残材检出和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杆为拐角型杠杆,所述拐角型杠杆的中部铰接在所述支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晶面板周边残材检出和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测部上设有橡胶接触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面板周边残材检出和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器为光电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周边残材检出和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单元包括设在各所述支架上的至少一个微型气缸,所述微型气缸中设有用于击落残材的活塞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面板周边残材检出和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杆的端部设有橡胶点击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面板周边残材检出和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各支架上均设有至少一个长圆孔,所述微型气缸一一对应地设在所述长圆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周边残材检出和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伺服电机和与所述伺服电机相连的丝杠;
在所述各支架中设有与所述丝杠配合的螺纹孔,所述丝杠穿设在所述螺纹孔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周边残材检出和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组可滑移的支架之间设有残材收纳盒。
12.一种液晶面板周边残材检出和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周边残材检出和去除装置进行残材检出和去除,所述方法包括:
驱动两组支架相对滑移,使接触杆与待检液晶面板接触,并根据此时接触杆与待检液晶面板的接触状态判断待检液晶面板周边是否具有残材;
若检出待检液晶面板周边具有残材,则击落残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面板周边残材检出和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此时接触杆与待检液晶面板的接触状态判断待检液晶面板周边是否具有残材具体为:
接触杆与待检液晶面板接触后受压,并进入光电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后,光电传感器确定待检液晶面板周边具有残材;
接触杆与待检液晶面板接触,但未进入光电传感器的感应区域,光电传感器确定待检液晶面板周边没有残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面板周边残材检出和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驱动两组支架相对滑移之前,还包括:
将待检液晶面板放置在载台上;
在待检液晶面板和载台之间吹气,使待检液晶面板悬浮在载台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面板周边残材检出和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检液晶面板放置在载台上之后,液晶面板的阵列基板在上,彩膜基板在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晶面板周边残材检出和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单元控制去除单元击落残材之前,还包括:
将待检液晶面板和载台之间吸真空,使待检液晶面板吸附在载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92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近红外光治疗仪
- 下一篇:一种家庭网络设备的管理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