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电场发电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74302.2 | 申请日: | 2009-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2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景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景旭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143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电场 发电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发电的方法,其特征是利用电场作为能源进行发电。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现行的能源状况主要以石油和煤炭为主。可这两种能源有很多缺点,如资源的有限性,使用中的污染性;车辆除了废气排放的污染,还有噪音污染;且还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是人类的赖以生存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不仅如此,近来石油价格一路攀升,目前直逼150美元/每桶,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能源危机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面临威胁。
核能有着巨大的危险性、高投资性和空间限制性,且核能资源也是有限的。风能、水能等又有着很大的时间局限性,且无论是核能还是水能都很难直接用于交通工具。虽然世界各国在燃料电池研究方面投入了巨资,但进展缓慢且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现行能源短缺及污染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电场发电的方法,彻底解决了上述所有问题。本发明可当做电池使用,也可用于电厂发电。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是:(见图1)
把一导体放入电场后的一瞬间,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将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移动,形成瞬间电流。结果是:移动的电荷在导体两面产生一个与外电场方向相反、强度相等的内电场而形成静电平衡。
此时若用一金属罩将导体罩住,外电场将会消失,而此时导体内的电场不会消失,从而使得导体内的电子在内电场的作用下移动而产生瞬间电流,中和导体的正负电荷,最终使导体内的电场消失。此时的电流方向与导体放入电场时的电流方向正好相反。
接着,再次将金属罩移去,导体内的电荷又将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移动形成瞬间电流。如此循环,导体内将不断产生交变电流。
为了使导体内产生的交变电流得以利用,我们把图1改变成图2的形式,在图2中,用导线连接的两块金属板代替导体块,两块金属板就成了输出电流的两个极。称为输出极。
如果电场是由两块金属板充电形成的,则图2的电路可以用图3的电路图来表示,在图3中,两个充电板和两个输出极板构成了两个串联的电容,而上面的过程可以这样描述,屏蔽板抽出一次,输出极板就充电一次,屏蔽板插入一次,输出极板放电一次,放电时能量并没有增加,只是把充电的能量进行释放,其能量值为
其中C=εS/4πkd
由此公式计算,若以空气为介质,纵是电压U很高,电容板面积S做的很大,电容板的距离d做到我们现有技术所能达到的极限,整个装置在单位体积内输出的能量还是非常的微弱。要产生1千瓦的电能,其体积就需要几个房间那么大,要想获得一个小型电厂的功率,其体积就大的无法想象,这么大的体积所用的金属就是天文数字。再者,这么大体积的发电装置,需要电机来带动屏蔽罩极板高速移动,其摩擦消耗及其它消耗的能量远远超过其产生的电能,得不偿失,所以根本就没有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
所以,为了提高输出功率,就必须提高电容器的的电容,为了提高电容器的的电容,我们在极板间加入高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如图4所示,用电介质将屏蔽罩包裹,这就相当于在电容板之间加了电介质。根据计算,只要电介质的介电常数达到一万,那么在我们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方便面箱这么大的体积就获得几十乃至上百千瓦的功率。而据有厂家说,他们的钛酸钡介质已经达到八万,那输出功率就更大了。
但是,因为电介质和金属板都是固体,动态的屏蔽罩与金属板之间不可能做的没有缝隙,而头发丝大的缝隙就会导致电容成千上万倍的下降,而电功率下降的幅度与电容是相同的,从而使该装置失去应用价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图4改成图5的样子,
在图5中,屏蔽罩被电介质包裹且做出图中的样子,屏蔽罩可以上下移动,充电板和输出极板由金属板换成导电液体(如水银),因为液体与屏蔽罩无缝隙,就解决了缝隙导致电容成千上万倍的下降的问题。同时也就解决了输出功率下降的问题。
但是如果导电液体是电解液,给电解液加电就会使得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装置无法工作,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图5变成图6的形式。
在图6中,不直接给液体加电,而是给用电介质包裹的金属板加电,在充电板和输出极板的缝隙中充满导电液体,因为电介质本身就是绝缘体,所以电解液就不会发生化学反应,这样就避免了电解液的化学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景旭,未经李景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43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风力发电机
- 下一篇:基于FPGA的深水防喷器组电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