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热器的翅带构造及其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70727.6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6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丁桂庆;魏庆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3/02 | 分类号: | F28F3/02;F25B39/02;F25B39/04;F28F2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伊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8 | 代理人: | 王念冬 |
地址: | 300385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热器 构造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领域,涉及细微通道换热器的翅带构造,适用于家用空调、商用空调、中央空调。
背景技术
微细尺度传热问题的工程背景来自于80年代高密度电子器件的冷却和90年代出现的微电子机械系统中的流动和传热问题。它的特点是,当空间和时间的尺度微细化后,出现了很多与常规尺度下不同的物理现象。微通道散热器是业界一直在研究运用的技术,有报道指出:早在80年代科学家们就提出提出了“微通道散热器”的概念,随着技术的进步,微细通道用于家用空调换热器被业界追捧。
如已公开的中国专利200710099602.7一种微细通道带铝管式热泵型空调器/机换热器,也描述了细微通道的概念,该换热器由上集管、下集管、微细通道铝带管以及肋片构成。本发明采用平片肋或带导液槽的波型肋,并沿迎风面倾斜布置,以利于凝结水或融霜水的及时排泄。微细通道铝带管与上、下集管的连接采用自分液结构,解决了换热器作蒸发器时制冷剂在各通道内流动不均匀造成的换热面积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问题,提高了换热效果和空调器的能效。该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换热特性好的特点。
已知技术如已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200810220786.2微通道式换热器,包括毛细管,其特征是由两根及以上的毛细管构成的毛细管束紧压在上下两层钢板之间,两个分流套筒分设在钢板的两端,相邻毛细管和上下两层钢板共同围成的间隙和中空的分流套筒相通。本发明将毛细管和钢板紧压在一起,采用毛细管和钢板叠加在一起做为导热元件,以毛细管为冷媒通道,毛细管和钢板之间的间隙为水等热交换介质通道,以钢板为翅片,分流套筒和冷媒分配器分别实现热交换介质和冷媒的均匀分流。
又如已公开的中国专利200910133642.8申请一种换热器的翅片,包括平直段、圆弧段、和连接在平直段和圆弧段之间的圆弧过渡段,且R大于R,其中R为所述圆弧段的半径,R为所述圆弧过渡段的半径。根据本发明的翅片在组装和焊接到换热器上时该翅片变形规则、变形易控制、排列密度均匀、形状稳定性高、传热系数大。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翅片的换热器,以及由多个换热器组成的换热器装置。
再如已公开的中国专利200910037621.6申请一种异形微通道与外波纹翅片一体成型的换热器,包括散热片组、上盖板、下盖板、侧板、进气口和出气口;散热片组由多个散热片并排连接而成,散热片为板材两侧设有波纹翅片,中部为多个异形微通道结构,波纹翅片与板材一体成型;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设有放置散热片的槽,上盖板和下盖板的相邻两槽间隔相连通,使冷媒依次流经多个散热片;异形微通道为边长0.8-1MM的方形通道。本发明利用微孔通道技术、整体外翅片技术和无需焊接制冷剂高压密封技术,适用于二氧化碳制冷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其系统高压运行的问题。该发明采用全铝复合材料。
习知的技术由于翅带构造的原因,换热器的翅带表面冷凝水排泄不畅,易结冰,因而只能在单冷机上作冷凝器使用。
业界亟待一种换热器不仅能适用于冷凝器,还能适用于热泵、蒸发器等更广泛的空调设备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克服前述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通过改进开窗构造使换热器中冷凝水排泄更顺畅的换热器及其翅带构造。
本案解决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案提供的一种换热器的翅带构造,包括翅带的波峰区部、平直区段部、波谷区部,其中:所述翅带平直区段部设置百叶窗区部,该百叶窗区部是由第一百叶区部和第二百叶区部构成,该第一百叶区部配置预设个数的第一开窗,该第一开窗均沿空气流动的反方向开置窗口;第二百叶区部配置预设个数的第二开窗该第二开窗均是迎着空气流动方向开置窗口;
本案解决技术问题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换热器的翅带构造,其中:第一、第二百叶区部之间留有第三预设间距。
前述的换热器的翅带构造,其中:所述的第一开窗由第一开窗板与第一平直区段部基板形成预设的第一开窗角度;所述的第二开窗板与第二平直区段部基板形成预设的第二开窗角度,且第一开窗角度设置小于第二开窗角度;
前述的换热器的翅带构造,其中:第一开窗角度设置为21-30度范围内;该第二开窗角度设置为30-40度范围内;
前述的换热器的翅带构造,其中:所述第一开窗板是沿空气流动的反方向开置窗口,第一开窗板以能使空气沿空气流动方向顺着开窗向上倾斜流动的构造配置,各第一开窗构造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三电汽车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707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干粉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公共卫生间环保无声冲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