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化液深度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9233.6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70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04 |
发明(设计)人: | 赵秋;吴迪;高贤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英兰 |
地址: | 30019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化液 深度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活性污泥工艺处理的消化液深度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短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水资源的极大需求和对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提高,导致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更新。对已建污水处理工艺的升级已尤显必要,升级首先要满足的就是脱氮,污水单纯生物脱氮从技术角度来说已不存在任何难点,但对升级工艺而言,消化能力不足常常成为众多污水处理厂脱氮效果的瓶颈,特别是在水温较低(低于15℃)的冬季。污水处理厂消化液的温度一般在15℃左右,而且消化液氨氮浓度高,水量小,如果对这部分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将极大的提升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
因此,如何对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快速有效的升级改造,提供一种消化液深度处理系统,形成循环利用的再生水资源,是该领域当前急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回流消化液氨氮浓度过高,影响二级生化曝气池出水的弊端,提供一种具有显著处理效果的消化液深度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实施方式如下:
一种消化液深度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自动控制系统、生物强化间歇富集反应器和曝气系统;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生物强化间歇富集反应器进水、曝气、沉淀、排水4个阶段的运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强化间歇富集反应器前端分别开设消化液入口和活性污泥入口,生物强化间歇富集反应器上部两侧内壁设置浮堰虹吸式滗水器;所述消化液入口通过管路与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池联通;所述活性污泥入口与污泥浓缩池排泥口相连,浮堰虹吸式滗水器输水管与生化曝气池的入水口相连,生物强化间歇富集反应器底部铺设曝气系统。
所述生物强化间歇富集反应器为地埋式,底层采用双层钢筋网,侧壁采用单层钢筋网,池底及内侧壁采用防水材料,外侧壁采用保温材料。
所述生物强化间歇富集反应器有效容积设置取决于生化曝气池容积,两者之比为1∶30~1∶5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该系统能够提高消化液的硝化细菌数量,降低回流消化液氨氮浓度,提高进水硝化细菌数量,改善出水水质,减少污泥排放,提高生化曝气池处理效果,降低能耗,并且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操作简便。该系统适合于任何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任何需要升级的活性污泥工艺。特别是因本系统占地小而作用大这一特点,使得这种升级技术具有很大的市场应用潜力;同时,针对冬季低温情况下硝化能力较弱的情形其作用尤显必要。便于大范围推广应用于正在运行有待改造采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有机废水的二级污水处理厂。
总之,本发明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应用广泛,效果非常显著;是一种能够大大降低曝气池进水的氨氮浓度,提高曝气池硝化菌群数量,有效降低能源消耗的消化液深度处理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生活污水处理传统工艺流程;
图2是应用本发明生活污水处理改进工艺流程;
图3是本发明整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整体结构A-A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整体结构B-B剖面示意图。
图中:1生物强化间歇富集反应器,2浮堰虹吸式滗水器,3曝气系统,4消化液入口,5活性污泥入口,6滗水器臂,7滗水器臂调整轴,8滗水器臂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处理效果详述如下:
如图3~图5所示,一种消化液深度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自动控制系统、生物强化间歇富集反应器1和曝气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强化间歇富集反应器1前端分别开设消化液入口4和活性污泥入口5,进入生物强化间歇富集反应器1内的消化液由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池提供。生物强化间歇富集反应器1上部两侧内壁设置浮堰虹吸式滗水器2;所述消化液入口4通过管路与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池联通;所述活性污泥入口5与污泥浓缩池排泥口相连,浮堰虹吸式滗水器2与生化曝气池的入水口相连,处理后的消化液通过浮堰虹吸式滗水器2进入生化曝气池,生物强化间歇富集反应器底部铺设曝气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未经天津市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9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