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隐丹参酮在肿瘤治疗中作为放射治疗增敏药物的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68497.X 申请日: 2009-04-17
公开(公告)号: CN101862339A 公开(公告)日: 2010-10-20
发明(设计)人: 徐文清;叶因涛;杨福军;沈秀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1/58 分类号: A61K31/58;A61P35/00
代理公司: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代理人: 朱红星
地址: 300192 *** 国省代码: 天津;1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丹参 肿瘤 治疗 作为 放射 药物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药理实验研究技术领域,涉及隐丹参酮在肿瘤治疗中作为放射治疗增敏药物的应用。更具体的说是隐丹参酮在宫颈癌、肝癌、乳腺癌、肺癌治疗中作为放射治疗增敏药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放射肿瘤学的不断发展,放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愈显重要,放疗已成为当今治疗恶性肿瘤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中国肿瘤患者中约有70%接受放疗。但传统放疗对一些肿瘤,尤其是一些中晚期肿瘤的疗效并不理想。这是因为实体瘤生长在一个独特的微环境中,同时由于增殖过快,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内部的氧气及养分供应不足,产生乏氧细胞。这些乏氧细胞不仅限制了放、化疗的疗效,也成为肿瘤复发、放射抗拒、化学耐药等问题的根源。而放射增敏剂则是能够增强实体肿瘤中乏氧细胞敏感性的一类物质,它可增强射线对肿瘤的杀伤能力,对于临床提高放射治疗的效果有重要意义。可以说肿瘤放疗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瘤体内乏氧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多年来,各国学者一直致力于寻找高效低毒的放射增敏剂,具有放射增敏作用的化合物类型较多。在已研究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放射增敏剂中,以亲电子化合物硝基咪唑类化合物为主。大量实验证明硝基咪唑类化合物有放射增敏作用,其强电子亲和力使之能从放射作用的靶分子上夺去电离产生的电子,减少了靶分子复原的几率,并形成DNA自由基,造成稳定损伤。增敏剂还可以进一步与产生的DNA自由基结合,形成稳定的加成物,导致细胞死亡,但同时对正常组织的影响也较大,主要表现为神经毒性。代表药物是米索硝唑(MISO),但由于其周围神经毒性限制了使用剂量,致使肿瘤中的药物浓度达不到增敏的有效浓度而限制了增敏活性。

由于肿瘤的微环境极其复杂,经数十年的研究,尽管已合成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化合物,但迄今国际上尚未找到公认的低毒有效的放射增敏剂,寻找高效低毒的乏氧细胞放射增敏剂仍是继续努力的目标。

从中草药中寻找理想的放射增敏剂,是一个有前途的方向。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类方药可改善肿瘤细胞的微循环,提高肿瘤的氧供应,减少乏氧肿瘤细胞,使细胞存活曲线的肩区变窄,有较好的乏氧增敏作用。

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性味:味苦、微寒。归经:心、心包络、肝。功效:活血祛瘀、除烦热、扩张血管。主治:痛经、产后恶露、心绞痛、肠鸣腹痛、恶疮肿毒。现代医学认为丹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防止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作用。

隐丹参酮是丹参中脂溶性菲醌类成分,体外试验证明,其对金葡菌及其耐药菌株、链球菌、分枝杆菌等病源菌有较强的抑杀作用。迄今为止,未见隐丹参酮作为肿瘤放射治疗增敏剂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了隐丹参酮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中作为放射治疗增敏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另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了隐丹参酮在制备治疗宫颈癌的药物中作为放射治疗增敏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还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了隐丹参酮在制备治疗肝癌药物中作为放射治疗增敏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还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了隐丹参酮在制备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中作为放射治疗增敏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还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了隐丹参酮在制备治疗肺癌的药物中作为放射治疗增敏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含有作为放射增敏剂的隐丹参酮的药物组合物,它包含隐丹参酮以及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或稀释剂。

含有本发明所述作为活性成分的隐丹参酮药物组合物可以按照常规药物配制技术,通过将隐丹参酮成分与可药用载体组合来制备。载体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这取决于希望的给药途径(例如口服、肠胃外给药)。因此对于口服液体制剂,合适的载体和添加剂包括水、乙二醇、油、乙醇、调味剂、防腐剂、稳定剂、着色剂等等;对于口服固体制剂如散剂、胶囊剂或片剂,合适的载体和添加剂包括:乳糖、淀粉、蔗糖、聚乙烯吡咯烷酮等稀释剂、润滑剂、粘合剂、崩解剂等等。口服固体制剂也可以用如丙烯酸树脂等物质包衣或包肠溶衣以便调整吸收的主要部位。对于肠胃外投药,如局部给药、透皮给药和粘膜给药等制剂,载体通常包括高分子材料如卡波姆、吸收促进剂氮酮等等。注射液也可利用水载体与适当添加剂如支架剂甘露醇、甘氨酸、增溶剂丙二醇、抗氧剂焦亚硫酸钠等等制备。因为易于给药,片剂和胶囊剂代表最方便的口服单元剂量形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84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