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基复合材料的电阻点焊新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5736.6 | 申请日: | 2009-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3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杏瑞;牛济泰;汤文博;关绍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11/11 | 分类号: | B23K11/11;B23K11/36;B23K11/18;B23K35/30;B23K35/04;B23K103/1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1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材料 电阻 点焊 新方法 | ||
1.一种铝基复合材料的电阻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铝基复合材料进行电阻点焊连接时,在电极和铝基复合材料之间添加一不锈钢片,在电极和铝基复合材料之间添加一不锈钢片进行电阻点焊连接时,其预压时间为0.4~1秒,维持时间为0.4~1.2秒,电极压力为2000~3500牛顿,焊接时间为0.1~0.3秒,焊接电流为1.2~1.8千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基复合材料的电阻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基复合材料的基体为2A12、2A11、2A14、6A02、2A50、2B50和3A21中的任一种;所述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为碳化硅颗粒、碳化硅晶须或三氧化二铝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基复合材料的电阻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颗粒平均粒径为5~15μm,增强相在铝基复合材料中所占的体积分数为8~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基复合材料的电阻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基复合材料作为板材两边等厚,其厚度为0.7~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基复合材料的电阻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片的材料成分为1Cr18Ni9Ti、Cr18Ni12Mo3Ti、0Cr18Ni9、1Cr18Ni9、1Cr18Ni11Nb、1Cr17MoTi、0Cr25Ni20、1Cr18Ni12Mo3Ti和0Cr23Ni13中的任一种;所述不锈钢片的厚度为0.1~0.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基复合材料的电阻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铝基复合材料电阻点焊过程中冷却水流量为3~6升/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基复合材料的电阻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材料为紫铜,电极直径为15mm~25mm,电极端部形状为球面电极、圆顶电极或平面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基复合材料的电阻点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基复合材料作为板材在电阻点焊开始前将其表面和背面用砂纸打磨,去除表面氧化膜,再用丙酮清理并风干;所用不锈钢片光滑平整并且在电阻点焊前用丙酮清洗干净并风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57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