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染发剂中间体5-氨基邻甲酚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61461.9 | 申请日: | 200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9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姚彦章;卢胜兰;姚玉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荆州市丽之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5/76 | 分类号: | C07C215/76;C07C213/02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技经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志刚 |
地址: | 434000湖北省荆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染发剂 中间体 氨基 甲酚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日用化工领域,特别涉及到染发剂中间体5-氨基邻甲酚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染发剂均用对苯二胺为中间体,作为头发的着色组分,而对苯二胺是中等有机毒害物品。对苯二胺可以在人体内长期滞留,不易排出体外,对人体的肝、肾功能都较大的损伤,还会刺激皮肤和粘膜,引起血液中毒,如果孕妇用了使用对苯二胺为中间体的染发剂,容易造成胎儿畸形等严重后果。同时,生产对苯二胺染发剂中间体时,要求操作工人要有极好的安全防护措施,对生产和操作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毒的染发剂中间体5-氨基邻甲酚来代替有毒的染发剂中间体对苯二胺,并提供染发中间体5-氨基邻甲酚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染发剂中间体5-氨基邻甲酚(分子式为C7H9ON)由下列组分重量份合成:
5-硝基邻甲苯胺 100~120份
亚硝酸钠 40~60份
98%浓硫酸 600~1300份
活性镍 5~12份
乙醇 400~700份
染发剂中间体5-氨基邻甲酚的制备方法为:
(1)将亚硝酸钠40~60份(重量份组分)溶解于两倍的水中,形成亚硝酸钠溶液;
(2)将98%浓硫酸600~1300份(重量份组分)稀释成40%的水溶液,并降温至常温(25℃),加入100-120份(重量份组分)的5-硝基邻甲苯胺,搅拌40分钟,缓慢滴加已制备好的亚硝酸钠溶液,滴加完毕后保持常温(25℃)2小时,升温至85~100℃并保温3小时,得到中间体5-硝基邻甲酚;
(3)取(2)中得到的中间体5-硝基邻甲酚、乙醇400~700份(重量份组分)、活性镍5~12份(重量份组分)混合,在85~100℃、2MPa压力下,保温4小时,卸压取样检测反应完成情况,若反应未完成应保持上述条件继续反应30分钟直到反应完成,反应完成后趁热过滤,滤液降温使液体结晶,将结晶液体离心、干燥即得染发剂中间体5-氨基邻甲酚。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为:
5-氨基邻甲酚是一种无毒、永久性的染发剂中间体,用其生产出的染发剂具有色泽鲜艳、牢度优良、对人体无伤害、对皮肤和粘膜无刺激等特点。同时染发剂中间体5-氨基邻甲酚是采用重氮-水解法最后还原得到,该方法有成本低、污染小等特点,尤其是将催化加氢应用到5-氨基还原过程中,克服了传统铁粉还原工艺分离困难,污染环境且产品铁离子含量超标的缺陷,还克服了采用硫化碱还原产品纯度低、外观无品形的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的各组分的含量均为重量份组分:
实施例1
(1)将40份的亚硝酸钠溶解于2倍的水中,形成亚硝酸钠溶液;
(2)将600份98%浓硫酸稀释成40%的水溶液,并降温至常温(25℃),加入100份的5-硝基邻甲苯胺,搅拌40分钟,缓慢滴加已制备好的亚硝酸钠溶液,滴加完毕后保持常温(25℃)2小时,升温至85~100℃并保温3小时,得到中间体5-硝基邻甲酚;
(3)取(2)中得到的中间体5-硝基邻甲酚、乙醇400份、活性镍5份混合,在85~100℃、2MPa压力下,保温4小时,卸压取样检测反应完成情况,若反应未完成应保持上述条件继续反应30分钟直到反应完成,反应完成后趁热过滤,滤液降温使液体结晶,将结晶液体离心、干燥即得染发剂中间体5-氨基邻甲酚成品。
实施例2
(1)将48份的亚硝酸钠溶解于2倍的水中,形成亚硝酸钠溶液;
(2)将800份98%浓硫酸稀释成40%的水溶液,并降温至常温(25℃),加入110份的5-硝基邻甲苯胺,搅拌40分钟,缓慢滴加已制备好的亚硝酸钠溶液,滴加完毕后保持常温(25℃)2小时,升温至85~100℃并保温3小时,得到中间体5-硝基邻甲酚;
(3)取(2)中得到的中间体5-硝基邻甲酚、乙醇600份、活性镍8份混合,在85~100℃、2MPa压力下,保温4小时,卸压取样检测反应完成情况,若反应未完成应保持上述条件继续反应30分钟直到反应完成,反应完成后趁热过滤,滤液降温使液体结晶,将结晶液体离心、干燥即得染发剂中间体5-氨基邻甲酚成品。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荆州市丽之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荆州市丽之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14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GPS精确授时的轨道式群吊同步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吸附性金属超微粒子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