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瞬时电压PID电流PI数字控制的逆变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60885.3 | 申请日: | 200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5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彭力;康勇;陈坚;王淑惠;阮燕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42 | 分类号: | H02M7/4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瞬时 电压 pid 电流 pi 数字控制 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率变换电路,特别涉及一种瞬时电压PID(比例积分微分)电流PI(比例积分)数字控制的逆变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微处理器的性能飞速提高,成本价格不断下降,使得逆变电源的全数字化控制日益增多。直接数字控制与模拟控制相比,有下列优点:从噪声和漂移效应来看,数字控制器远较相应的模拟控制器优越;能以恒定的精确度快速执行复杂计算,抗干扰能力强;根据需要可以很容易改变控制程序(控制器特性),通用性极强,升级方便;具有较强的监控功能,系统维护方便;数字式部件体积小,重量轻,易于标准化。
数字控制相对于模拟控制有许多优越之处,使之受到广泛关注。逆变电源的数字控制器采用重复控制能够很好地抑制周期性扰动,改善系统的稳态响应,但动态响应不快,至少在一个基波周期以上;采用无差拍控制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速度,但是控制性能对系统参数依赖性强,对参数变化敏感,鲁棒性差,有可能降低系统稳定性或甚至不稳定;采用常规的PI数字控制动态响应慢、控制精度差。可见能发挥数字控制优点的几种数字控制方法虽然已被提出,但存在不足。
发明內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瞬时电压PID电流PI数字控制的逆变电源,该逆变电源稳态精度高;动态响应快速、平稳;非线性负载情况下输出电压总谐波畸变率低,在额定非线性负载、负载电流波峰因子超过3的情况下,输出电压总谐波畸变率也较低;控制鲁棒性高,抗干扰能力强,能输出高品质的交流电源。
本发明提供的瞬时电压PID电流PI数字控制的逆变电源,其特征在于:
逆变器的控制端与微处理器相接,逆变器的输出端与电压传感器的输入端及负载相接,逆变器中引出的电流与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相接,逆变器直流端与直流电源相连,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端和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相接;
所述微处理器包括电压PID数字控制器、电流PI数字控制器和第一、第二减法器,电流PI数字控制器的输出端与逆变器的控制端相接,电压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减法器的负输入端相接,第一减法器的正输入端接收参考量ur,第一减法器的输出端与电压PID数字控制器的输入端相接,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减法器的负输入端相接,第二减法器的正输入端与电压PID数字控制器的输出端相接,第二减法器的输出端与电流PI数字控制器的输入端相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从空载到额定负载的各种负载情况下,输出电压稳压精度均在0.42%之内,稳态误差大大降低。
(2)负载突变达50%额定功率时,动态过渡过程不超过0.8ms,输出电压变化率不超过7.07%,负载适应性增强。
(3)在额定非线性负载、负载电流波峰因子达3.2的情况下,输出电压总谐波畸变率THD=1.316%,表现出对非线性负载引起的波形失真具有更强的抑制能力。
(4)本发明在对逆变电源瞬时电压PID电流PI数字控制器控制参数的设计中,直接在离散域将控制参数与逆变电源性能指标要求建立定量关系,整个逆变电源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在各种不同负载扰动情况下,均能得到品质优良的交流输出电压;逆变电源对逆变器参数、数字控制器参数变化不敏感,系统响应性能稳定;能够满足高性能指标要求,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5)本发明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瞬时电压PID电流PI数字控制的逆变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微处理器主程序流程图;
图3为图2中的控制算法程序流程图一;
图4为图1的原理电路框图一;
图5为图1的原理电路框图二;
图6为图2中的控制算法程序流程图二;
图7为图2中的控制算法程序流程图三;
图8为图1的原理电路框图三;
图9为图1的原理电路框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瞬时电压PID电流PI数字控制的逆变电源的结构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608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伪线路状态通告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树状微带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