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瓦斯监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8878.X | 申请日: | 2009-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99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何开伟;卿三惠;廖波;刘宗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1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立琼;吴彦峰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瓦斯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瓦斯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隧道瓦斯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近20年来,各国煤矿瓦斯监测系统发展很快。目前,瓦斯监测系统仍然是国内外有关人士研究的热门问题,已发展到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于一身的多参数多功能的监测监控系统,由此消除了许多事故隐患,极大地改善了煤矿安全生产面貌,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国外的煤矿监测系统比较完善,而我国煤矿监测监控技术应用较晚,尤其隧道瓦斯监测系统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现在瓦斯隧道中采用的瓦斯监测系统主要直接引用煤矿安全中的瓦斯监测系统。例如华蓥山特长高瓦斯隧道根据隧道实际情况和经济比较等,选用多台有害气体监测仪,相互参照,相互印证,确保监测准确;红石岩隧道出口瓦斯监测采用人工与自动化相结合的监测方式,两者监测的数值相印证,避免误报现象。其中,人工瓦斯监测使用的是重庆永安煤矿安全仪器厂生产的JCB-CJ19A型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洛阳中安煤矿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CJG10型光干涉式甲烷测定器,等等。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隧道建设与煤矿建设本质的区别,如1)隧道都是很直,煤矿巷道很曲折,因此隧道通风较矿井通风易实现。2)就横断面面积来说,隧道横断面面积比较固定且较大,而煤矿巷道横断面面积由煤层含煤决定一般较小,这不尽导致二者通风的实现难易不同,还导致二者瓦斯释放速度不同,隧道的大断面特性有助于瓦斯的扩散。3)隧道在施工前路线已经确定且平直向前;而煤矿巷道的走向完全按照地下煤层的走向,煤层的走向很大程度受构造的影响,因此,煤矿巷道的走向变化很大,且巷道可能呈多分支状。常见的煤矿巷道就有竖井、斜井、平硐。所以如何整齐合理地引用煤矿生产中的瓦斯监测系统到隧道建设中来,成了隧道建设者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如何根据隧道工程自身的特点,结合煤矿中瓦斯监测系统的选取标准,建立瓦斯隧道施工中隧道瓦斯监测系统。
本发明是一种隧道瓦斯监测系统,包括计算机、打印机、断电仪、数据通讯接口和分站,其中计算机、打印机、断电仪和数据通讯接口布设于地面中心站,打印机、断电仪和数据通讯接口分别与计算机相连接,数据通讯接口和分站通过数据传输线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瓦斯监测系统还包括左线工作面瓦斯浓度传感器、左线工作面氧气浓度传感器、左线回风瓦斯浓度传感器、右线工作面瓦斯浓度传感器、右线工作面氧气浓度传感器、右线回风瓦斯浓度传感器和洞外风机开停状况传感器,所述左线工作面瓦斯浓度传感器、左线工作面氧气浓度传感器、左线回风瓦斯浓度传感器、右线工作面瓦斯浓度传感器、右线工作面氧气浓度传感器、右线回风瓦斯浓度传感器和洞外风机开停状况传感器通过通讯电缆分别与分站相连接,所述分站布设于地面中心站。
对隧道内瓦斯的检测,除瓦斯外,还应配备必要的检测仪器检测空气中H2S、SO2、NH4、NO2、CL2。
本发明隧道瓦斯监测系统将煤炭系统瓦斯监测系统引入到穿越煤层隧道瓦斯监测中,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隧道自身的特点,确定洞内瓦斯监测位置,通过瓦斯监测系统及时掌握隧道内瓦斯浓度情况,避免瓦斯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因此,本发明对瓦斯隧道施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基本方法逻辑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二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88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锅炉烟气余热节能回收工艺
- 下一篇:半手工地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