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接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4524.8 | 申请日: | 200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4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友;胡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L5/02 | 分类号: | H04L5/02;H04L2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道 传输 系统 发射 接收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信道复用传输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接收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循环延时分集(Cyclic Delay Diversity,CDD)作为一项标准兼容性好的多天线分集技术已经大大增强了现有标准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使其能够在丰富散射的无线环境中可以获得足够的空间分集增益。循环延时分集处理能够把空间分集转换为频率分集,从而在OFDM系统的频域上加入更多的冗余性。与空时分组编码(Space-Time Block Coding,STBC)和空时交织编码(Space-Time TrellisCodes,STTC)不同的是,循环延时分集技术仅仅在发送端就可以实现,从而采用该增强技术的系统保持了对标准的兼容性。因此,循环延时分集技术可以集成到一些现行的广播标准(例如DAB、DVB和DVB-H)和下一代移动通信(3GPP-LTE)中,同样也可以应用于无线MAN和LAN标准(例如IEEE802.11a和HIPERLAN/2)。
OFDM信号包含由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周期性引起的循环平稳特征,该特征可用于盲同步和盲信道辨识。由CP诱导的循环平稳特征取决于系统的关键参数DFT的大小或CP的长度,因此它不适用于设计可辨别的循环平稳特征,除非系统的关键参数可以随意修改。为了获得适用于映射信息的可辨别的循环平稳特征,一些在发送端的预处理方法相继提出,如子载波映射方法、特殊前导或信号插入法等。然而,这些循环平稳特征生成方法均需占用信号带宽而嵌入人为的周期特性,并随之带来带宽消耗。另外,这些预处理方法只能在发射信号的特定时间窗里嵌入可辨识的循环平稳特征标识。因此,不能在任意的观测窗口利用循环平稳检测进行分析处理,除非在发射信号上进行连续不断的子载波映射和前导插入操作。这种连续操作必然导致更多的带宽损耗。
CDD-OFDM信号的循环平稳特性总体上是由两种不同处理过程的内在周期性引起的,它们分别是CP和CDD处理。具体而言,CP和CDD处理分别诱导出不同的、在循环频率和延时参数二维平面上相互分离的循环平稳分量。特别地,由CDD诱导的循环平稳分量的位置和大小可随着循环延时参数的变化而变化。
循环延时分集技术可从能量效率上提升现有无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但其不能获得信道容量的复用增益从而改善系统的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及发射方法、接收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所述的发射装置在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上,叠加一个循环延时调制模块。上述2个模块通过循环延时调制矢量为纽带相连组成一个完整的发射装置;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用于独立地将一个信息比特流映射为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用于将另一个信息比特流转换为CDD-OFDM调制符号,在CDD-OFDM调制过程中根据已调循环延时矢量对OFDM符号进行循环移位操作;所述已调循环延时矢量是一个特定的信息比特流映射而成的一个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一方面用正交频分复用信号发送另外一个独立的子信息比特流,另一方面根据所述已调循环延时矢量对正交频分复用信号进行相应的循环移位操作,从而在CDD-OFDM调制信道上建立谱域信道,并实现其复用。该发射装置在CDD-OFDM调制信道上嵌入一个独立的谱域信道,从而实现谱域信道的复用,最终获得在1个CDD-OFDM信号上同时传输2个相互独立的信息比特流的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发射装置还包括串/并处理模块,用以将输入信息比特流分为两个独立的信息比特流,其中一个信息比特流输入所述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另一个信息比特流输入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包括第一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及循环延时调制矢量映射单元;第一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用以将信息比特流进行编码获得编码比特流;循环延时调制矢量映射单元用以将所述第一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输出的编码比特流映射为已调循环延时矢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未经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45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