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接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4524.8 | 申请日: | 200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4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2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友;胡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L5/02 | 分类号: | H04L5/02;H04L2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余明伟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道 传输 系统 发射 接收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CDD-OFDM发射模块上,叠加一个循环延时调制模块,上述2个模块通过循环延时调制矢量为纽带相连组成一个完整的发射装置;其中,
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用于独立地将一个信息比特流映射为循环延时调制矢量;
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用于将另一个信息比特流转换为CDD-OFDM调制符号,在CDD-OFDM调制过程中根据已调循环延时矢量对OFDM符号进行循环移位操作;所述已调循环延时矢量是一个特定的信息比特流映射而成的一个循环延时调制矢量;
该发射装置在CDD-OFDM调制信道上嵌入一个独立的谱域信道,在1个CDD-OFDM信号上同时传输2个相互独立的信息比特流,以实现谱域信道的复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装置还包括串/并处理模块,用以将输入信息比特流分为2个独立的信息比特流,其中一个信息比特流输入所述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另一个信息比特流输入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包括:
第一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用以将信息比特流进行编码获得编码比特流;
循环延时调制矢量映射单元,用以将所述第一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输出的编码比特流映射为已调循环延时矢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包括:
第二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用以将信息比特流进行编码获得编码比特流;
正交幅度调制单元,用以将第二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单元输出的编码比特流转变为正交幅度调制符号;
处理单元,用以根据所述已调循环延时矢量对正交幅度调制符号进行CDD-OFDM调制处理,从而在CDD-OFDM调制信道上实现谱域信道的复用。
5.与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相对应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包括:
循环延时解调模块,用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统计性特征处理恢复得到馈入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用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确定性特征处理恢复得到馈入所述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延时解调模块包括:
循环自相关函数估计单元,用以对所接收到信号进行循环自相关函数估计;
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判决单元,用以根据所述循环自相关函数估计单元输出的循环自相关函数估计值判决与其相对应的循环延时调制矢量;
循环延时调制矢量逆映射单元,用以将所述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判决单元输出的循环延时调制矢量逆映射为编码比特信息;
解码器,用以将所述循环延时调制矢量逆映射单元输出的编码比特信息解码恢复为馈入所述循环延时调制模块的信息比特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并/串处理模块,用以将所述循环延时解调模块和所述正交频分复用解调模块输出的两个独立的信息比特流合并为一个输出信息比特流。
8.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的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输入信息比特流经过串/并处理分为两个独立的信息比特流;
步骤二、一个信息比特流经过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发射模块发送;
步骤三、另一个信息比特流经过循环延时调制模块处理后,通过已调循环延时矢量控制步骤二中的循环移位操作,从而在步骤二发送的CDD-OFDM信号中嵌入另一个信息比特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谱域信道复用传输系统的发射装置的发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信息比特流先经过前向差错控制编码处理输出编码比特流,然后将编码比特流映射为循环延时调制矢量,并将已调循环延时矢量输入到循环延时分集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模块的处理单元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未经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452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