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铸带表面质量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3805.1 | 申请日: | 200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7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于艳;方园;梁高飞;张卫;王成全;吴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表面 质量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薄带连铸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善铸带表面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随着连铸技术的进步和在线计算机控制程度的提高,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冶金行业一直希望能够降低钢铁工业的能耗和生产成本,所以能够将钢水直接浇铸出成品成为研究者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薄带连铸主要形式之一是钢水经过高速旋转的结晶辊,并在轧制力的作用下凝固成2-5mm铸带。
目前薄带连铸生产的基本工艺过程是:薄带连铸机(双辊、单辊、轮带式)-密闭室-活套-夹送辊-热轧(单机架或两机架或无)-控冷-卷取。钢水从钢包经过长水口、中间包和浸入式水口进入旋转的水冷结晶辊与侧封板形成的熔池内,经过水冷结晶辊的冷却形成铸带,通过摆动导板、夹送辊将铸带送至输送辊道,经过热轧机,喷淋冷却,飞剪直至卷取机。薄带连铸技术由于具有节约成本、缩小厂房面积、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等优点,这项技术现在正成为各个国家的研究者研究的热点,同时也被称作是冶金行业的革命性技术。
对连铸过程,无论是传统板坯连铸,还是薄板坯或薄带连铸过程,影响铸带凝固状态的主要因素是拉坯的阻力,即凝固坯壳与结晶辊(结晶器)之间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薄带连铸工艺由于缺少了传统连铸结晶器振动台的振动和保护渣的润滑,因此更容易产生粘辊。当铸带局部粘辊发生时,会出现裂纹、铸带撕裂等缺陷;当粘辊严重时,即铸带粘辊的面积较大,铸带粘到辊面会将结晶辊包住,造成结晶辊堵转,使结晶辊设备损伤。结晶辊是薄带连铸的核心设备,提高结晶辊的寿命是薄带连铸降低成本的关键。在冶金中常用的方法是在结晶辊表面镀层,如镀镍、钴等元素,提高结晶辊的耐磨性,但该方法不能改善结晶辊表面的润滑。
美国专利US2004045696公布了将氩气或者氮气引入到结晶辊表面形成一层气膜,该气膜起到润滑凝固钢坯壳,提高表面质量的作用。
拉佐.斯特雷夫在《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 B》,Vol.31B(October 2000),pp.1023-1030)上发表了题为:“薄带连铸熔体与基体界面传热机制”的文章。该文章提出了利用结晶辊表面形成的自然沉积膜可以提高结晶辊与钢水之间的传热。美国专利US5720336、US6059014、US5934359、US6059014以及欧洲专利申请EP0800881、日本发明申请JP10029047以及中国专利CN1263804A等都公布了不同的自然沉积膜的控制方法。上述这些公开的技术主要是通过控制钢水的成分以及夹杂物可以控制自然沉积膜的组成,达到控制传热同时润滑结晶辊表面的作用。
美国专利US6145581以及US620792B都是一种对结晶辊端面以及侧封板的润滑方法。两项专利的共同点都是在端面加入固体的润滑剂,如:石墨,二硫化钼等,两个专利的加入方法和加入工艺不同。US620792B是将颗粒与快干粘结剂混和,喷到侧封板槽内;而US6145581是通过一个挤压装置,加入润滑剂。
发明内容
对薄带连铸技术而言,由于凝固速度快,凝固的铸带经常会黏结在结晶辊表面。当铸带局部粘辊发生时,会出现裂纹、铸带撕裂等缺陷;当粘辊严重时,即铸带粘辊的面积较大,铸带粘到辊面会将结晶辊包裹住,造成结晶辊堵转。另一方面,由于凝固速度快,传热容易不均匀,导致铸带表面容易出现裂纹等缺陷。
在已有的技术中,一类是通过控制钢水的成分以及夹杂物使结晶辊表面生成自然沉积膜。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特殊设备,是钢水凝固过程产生的。但缺点是自然沉积膜可控性差,尤其在浇铸前期膜少,后期膜多,这对生产过程有很大影响,尤其是生产不同产品时,不易控制。
另一类是通过引入气体在结晶辊表面形成气膜,达到润滑的效果。这个方法最大的问题是容易使钢水吸气,对产品的质量有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善铸带表面质量的方法及装置,通过结晶辊表面处理,一方面使结晶辊表面得到润滑,避免粘辊缺陷发生,另一方能够在凝固界面影响传热,使界面传热更均匀,提高铸带的表面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善铸带表面质量的方法,钢水通过浸入式水口或布流器进入两个高速旋转的结晶辊之间形成熔池,经过结晶辊的冷却和轻微轧制形成铸带,再经热轧、控制冷却直至卷取;其特征是,在结晶辊的外表面通过具有压力的惰性气体作为载体在向结晶辊表面喷射粉状颗粒,所述的粉状颗粒为石墨、氮化硼、或二硫化钼,结晶辊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又,所述的薄膜的厚度5~1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38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熄焦排出装置安装方法
- 下一篇:镜头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