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降低动态模糊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52754.0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3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吴子明;廖振伸;朱益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15217 江苏省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动态 模糊 液晶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体涉及到一种可降低动态模糊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采用脉冲式显示,在显示动态画面上拥有绝佳的显示效果,而液晶显示器(LCD)采用保持式显示,因为人眼视觉暂留的原因,所以观看液晶显示器的动态画面时,人眼往往会察觉到动态模糊的现象。
为解决液晶显示器上播放动态画面产生的动态模糊,主要包括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为降低液晶的反应时间来减少动态模糊,第二种方式为增加影像的边缘锐化,第三种方式为改变液晶显示器的保持式显示。在减少液晶的反应时间方面主要有两种方法,使用高速液晶材料以及过驱动模式(Over-Driving,OD)。改变保持式显示主要也有两种方法,分别是高速驱动以及(例如双倍频扫描)仿真脉冲式显示。
上述所提到的三种形式以及对应的五种方法中,降低反应时间的两种方法,其中使用高速液晶必须更换新型态的液晶(例如OCB),过驱动模式则需要搭配内存来记录画面数据,增加影像的边缘锐化则必须发展复杂的算法。改变保持式显示形式的二种方法中,高速驱动同样需要搭配内存记录画面数据来完成数据的动态插补,因此,仿真脉冲式显示是上述五种方法中最容易达成减少液晶显示器动态模糊画面的方法。
仿真脉冲式显示可分成数据控制以及背光控制,在背光控制方面由于中小尺寸面板的发光二极管(LED)背光采用边缘照明的方式,因此可能无法做到区域控制且容易产生闪烁(Flicker)的问题,在控制上不如调整数据容易,因此数据控制在解决液晶显示器产生的动态模糊上是最容易达成其效果。
现有技术的数据控制大都是以时间的方式进行,在两个画面之中插入一个画面的黑数据,实际上此方法会有闪烁的问题,在实现上需搭配高速驱动以避免产生闪烁的问题。举例来说,在相邻的两个1/60画面插入一个黑画面。当插入的黑数据画面比例越低,则画面更新频率则必须越高,例如上述两个画面插入一个黑数据画面,则画面更新频率必须提升至120Hz。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动态模糊的液晶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降低动态模糊的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一源极驱动器、一栅极驱动器及一时序控制器。该显示面板包括复数个像素,用来显示一影像数据。该源极驱动器电性连接于该显示面板,用来传输该影像数据。该栅极驱动器电性连接于该显示面板,用来驱动该复数个像素以显示该影像数据。该时序控制器包括一时序控制单元及一数据处理单元。该时序控制单元用来控制该影像数据输出到该栅极驱动器以及该源极驱动器需的时序。该数据处理单元用来分析该影像数据,以在不同的画面时间中对该复数像素的不同的像素插入黑灰阶。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降低动态模糊的显示方法,包括:提供一包括复数个像素的显示面板用来显示一影像数据;以及分析该影像数据,以在不同的画面时间中对该复数像素的不同的像素插入黑灰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降低动态模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利用视觉暂留的原理产生灰阶的示意图;
图3为利用视觉平均的原理产生灰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插入灰阶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插入灰阶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插入灰阶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配合动态伽玛控制的示意图;
图8为动态伽玛控制模块的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以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元件。本说明书以及后续的申请专利范围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别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别的基准。在通篇说明书以及后续的权利要求当中所提以及的“包括”是一开放式的用语,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此外,“电性连接’一词在此包括任何直接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电性连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透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连接至该第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27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音识别训练处理、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平面发光设备区域校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