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泡石纤维改性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1146.8 | 申请日: | 200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9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培铭;张永明;岳兴国;张国防;朱永超;朱绘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18/08;C04B14/22;C04B14/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009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泡石 纤维 改性 玻化微珠 保温 砂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领域,涉及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外墙保温系统主要采用有机保温材料。这类保温材料虽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但耐候性差、体积稳定性不良、不耐火、易老化。相比于有机保温材料,无机保温砂浆具有诸多优点。无机保温砂浆,尤其是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它是将玻化微珠骨料预拌在无机胶凝材料和有机添加剂中,形成的单组分保温砂浆,具有成本低、强度高、保温、隔热、防火、耐候等优点,可与面层抗裂砂浆、界面处理砂浆及辅助材料一起形成保温隔热、防火抗裂、防水防渗的保温体系。
由于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具有以上诸多优点,已在多层及高层钢混结构建筑、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及各种砖混结构建筑内、外墙抹灰保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为防止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收缩开裂,一般会在保温砂浆中加入聚丙烯纤维或木质纤维等抗裂纤维。但聚丙烯纤维表面光滑,表面能低,掺入水泥基材料时,存在纤维分散性能差以及纤维-基体间粘结性能差的问题。木质纤维虽较易在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体系中混合均匀,但存在缓凝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材料存在的施工性能不稳定、收缩大、空鼓开裂的问题,通过海泡石纤维改性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优化配合比,制得了综合性能优良、成本较低的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性能海泡石改性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其组分及配比(质量百分比)为:
胶凝材料: 35%-55%
粉煤灰: 5%-15%
消石灰: 1%-5%
玻化微珠: 35%-55%
海泡石纤维: 0.5%-2%
可再分散乳胶粉: 0.5%-2%
纤维素醚: 0.1%-0.3%
淀粉醚: 0.025%-0.07%
引气剂: 0.01%-0.02%
进一步:所述的胶凝材料为52.5R普通硅酸盐水泥。
所述的玻化微珠堆积密度为100-120Kg/m3。
所述的海泡石纤维为不同长度级配:3-5mm 30%~40%;;5-10mm 40%~50%;;10-15mm20%~30%。
选用的羟乙基甲基纤维素醚粘度介于100000Pa.s-150000Pa.s。
所述的纤维素醚与淀粉醚的质量比为4∶1~3∶1。
按所述各比例称量各组分,先将水泥与海泡石纤维混合均匀,然后依次加入各种添加剂及玻化微珠,混合均匀后即得到所述的海泡石纤维改性玻化微珠保温砂浆。
施工时将保温砂浆干粉料与水按1∶1~1∶1.1比例搅拌2到3分钟,稠度控制在65-85mm,静置3到5分钟即可使用。
本发明将不同长度级配的海泡石纤维掺入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中替代聚丙烯纤维和木质纤维作为抗裂纤维。
由于海泡石纤维本身是一种无机材料,它与水泥有很好的亲和性,很容易与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混合均匀,使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质量易于控制;海泡石纤维使成型的浆料有很高的防开裂性能:海泡石纤维同时具有极佳的保水性和可操作性,加入海泡石纤维的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具有较好的施工性;另外海泡石纤维本身就是一种性能很好的保温材料,它具有很小的导热系数,可进一步提高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保温性能。
本发明海泡石纤维改性玻化微珠保温砂浆的检测结果如下:
表一海泡石纤维改性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基本性能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海泡石纤维改性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导热系数可调节范围广,最小可达到0.060W/m·k,抗压及粘结拉伸强度高、线性收缩率小,各项指标均符合工程要求。
本海泡石纤维改性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同时具有优异的施工性能。在指定稠度(65-85mm)的情况下,本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可供用时间长,施工手感好,一次性涂抹2cm以上不流挂。
综上所述,本保温砂浆各性能指标优良、施工性能优异、品质易于控制,便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海泡石纤维改性玻化微珠保温砂浆,其组分及配比(质量百分比)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11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能连接卡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机械连接安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