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PVA进行模拟上浆处理的棉机织物的酶退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50508.1 | 申请日: | 2009-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5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戎;阎克路;胡婷莉;刘红玉;陈坚;堵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333 | 分类号: | D06M15/333;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a 进行 模拟 上浆 处理 机织 退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棉机织物棉机织物的酶退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PVA进行模拟上 浆处理的棉机织物的酶退浆方法。
背景技术
PVA浆料可以增强纤维的强力,使纤维表面光滑,防止织造过程中纤维的损伤,织造 完毕后需要通过热水将浆料除去,水洗过程中产生的浆料废水通常是高温的,而且化学需 氧量COD高,难以生物降解,长期积累会引起生态破坏。虽然存在一些环境保护问题,但 优越的上浆性能使它具有一定的市场。
随着环境友好的酶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聚乙烯醇降解酶进行纺织脱浆已引起人们的 较大兴趣。PVA降解酶是一系列能够催化降解PVA的酶的统称,该酶可以高效分解织物上 的PVA浆料,显著降低退浆废水的处理成本,因而成为纺织酶制剂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利用PVA降解酶替代传统使用的热水,在棉机织物表面实现对PVA的直接降解,可望显著 降低退浆废水的排放量和处理难度,是棉机织物前处理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在当今全球普遍重视生态环保的形势下,纺织品酶处理已成为重点关注的技术。酶退 浆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能耗小,环境污染小等。由于酶退浆在环保方面的优势,许 多工作者研究了多种酶复配用于混合浆料的退浆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尚未 发现将单一酶用于PVA浆料模拟上浆处理的棉机织物的退浆过程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PVA进行模拟上浆处理的棉机织物的酶退 浆方法,本发明的退浆方法可用于纯PVA上浆棉机织物的退浆,退浆率可达到80%,而且 在退浆过程中可将PVA浆料分解,PVA降解率可达到50%,利于环保。
本发明一种用PVA进行模拟上浆处理的棉机织物的酶退浆方法,包括:
(1)对棉机织物进行模拟上浆处理:将未上浆的棉机织物在60-90g/L的聚乙烯醇PVA 溶液中浸2-10min,进行浸轧,然后在105℃下烘干3-5min,烘干后在室温水洗上浆织物, 洗除与织物表面结合力差的PVA,通过该方法上浆的棉机织物的上浆率可达到7%-10%;
(2)退浆:将上浆棉机织物先气蒸10-40min后,浸入到体积比为1∶1PVA降解酶与 磷酸缓冲溶液的混合液中,控制温度为25-45℃,反应时间为0.5-6h。
所述步骤(1)中的PVA浆料为PVA1799、PVA1788、PVA0588、PVA205;
所述步骤(1)中的浸轧方式为两浸两轧,轧余率约为70%-100%;
所述步骤(2)PVA降解酶为PVA降解酶为江南大学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提供 的商品酶制剂PVAase-1,该酶是一种淡黄色液体,由Pseudomonas sp.、Sphingomonas sp. 等菌种混合发酵而成;
所述步骤(2)中的磷酸缓冲溶液是由浓度均为0.2mol/L的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 按体积比为1.5∶1-18.0∶1配制的,其pH=7.0-8.0。
本发明采用采用PVA-H3BO3-I2比色法,分别测定坯布和退浆后坯布PVA的含量及退 浆液中的PVA量,织物PVA退浆率=(坯布的PVA含量-退浆后坯布的PVA含量)/坯布 的PVA含量×100%,PVA降解率=(坯布的PVA含量-退浆后坯布的PVA含量-退浆液中 的PVA含量)/坯布的PVA含量×100%。
本发明采用PVA降解酶用于含有纯PVA浆料棉机织物退浆过程中,PVA降解酶不仅 可以退除PVA浆料,而且可以将PVA降解,从而降低了退浆废水中PVA含量,达到排放 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并且酶制剂无毒,属于环保型试剂。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可以用于含PVA浆料棉机织物的退浆,退浆率可达到80%,同时能 将PVA浆料分解,降低退浆废水中PVA含量,PVA降解率可达到50%,退浆废水的可生 化性提高,对环境友好;且PVA降解酶是在低温下进行退浆,同热水退浆相比,可以节省 能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江南大学,未经东华大学;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505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实现多角度观察的喉镜前端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解质的破碎及输送配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