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聚糖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48779.3 申请日: 2009-04-03
公开(公告)号: CN101526493A 公开(公告)日: 2009-09-09
发明(设计)人: 张淑平;郑炜;赵彦;马杰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7/327 分类号: G01N27/327;A01N57/00;A01N47/10
代理公司: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吴宝根
地址: 200093***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聚糖 固定 乙酰 胆碱酯酶 电化学 生物 传感器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应用,尤其是壳聚糖固定化乙酰胆碱酯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及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农药检测的方法很多,有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器法。 色谱法涉及到比较复杂的前处理,设备要求高;酶抑制法缺点是测定 样品和农药种类有限,目前只用于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 类农药的残留检测,且不能给出定性和定量结果,只能作为定性的快 速初筛检测法;免疫分析法由于受到农药种类繁多、抗体制备难度大、 在不能肯定样本中存在农药种类时检测有一定的盲目性以及抗体依 赖国外进口等影响,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生物传感器因为具有以下优点而引起各国研究者的兴趣。

采用固定化生物活性物质作催化剂,价值昂贵的试剂可以重复多 次使用,或者采用微量酶试剂即可达到测量目的,克服了过去酶法分 析试剂费用高和化学分析繁琐复杂的缺点。生物传感器是由选择性好 的生物材料构成的分子识别元件,专一性好,只对特定的底物起反应, 一般不需要进行样品的预处理。操作系统比较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分 析。体积小,可以实现连续在位监测。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传 感器连同测定仪的成本远低于大型的分析仪器,因而便于推广普及, 并用于家庭测量。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An amperometric acetylthiocholine sensor based on immobilization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on a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cross-linked chitosan composite[1]文章中,将壳聚糖溶液与戊二醛溶液混合,使壳 聚糖带上自由的醛基,然后加入多壁碳纳米管(MWNTs),将此三 者(CMC)混合的液体涂于预处理好的玻碳电极(GCE),再用滴 涂法加入AchE,此时形成AChE-CMC/GCE。

A disposable sensor based on immobilization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to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 modified screen-printed electrode for determination of carbaryl[2]这篇文章中,将壳聚糖溶解于醋酸中, MWNTs加入醋酸纤维素中,将三者混合物处理后滴涂在处理好的丝 网印刷玻碳电极(SPCE)上,此时形成的是CAMC/SPCE,再将AchE 涂于CAMC/SPCE上,此时形成AChE-CAMC/SPCE。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一般也是致力于乙酰胆碱酯酶壳聚糖膜的研 究[3,4,5]

本实验室以前曾使用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DA)而不是 壳聚糖,利用层层自组装[6]法固定酶,层层自组装法与滴涂法相比, 由于是利用了不同电荷间的静电吸附作用,无疑更为牢固。但是通过 研究表明使用PDDA相比于使用壳聚糖的缺点是乙酰胆碱酯酶较易 脱落和渗漏。

[1]、Dan Du,Xi Huang,Jie Cai,Aidong Zhang,Jiawang Ding,Shizhen Chen(2007)Anal Bioanal Chem 387:1059-1065

[2]、Jie Cai,Dan Du(2008)J Appl Electrochem38:1217-1222

[3]、王晔,郑劼,赵肃清,彭元,徐凤彩.自制乙酰胆碱酯酶膜对有机磷 农药残留的检测研究[J].广西轻工业2007,10(10):13-14

[4]、王晔,彭元,赵肃清,徐凤彩.乙酰胆碱酯酶壳聚糖膜的制备研究 [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7,23(2):85-88

[5]、王晔,彭元,赵肃清,徐凤彩.乙酰胆碱酯酶膜的酶学性质及其对 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效果[J].广西科学院学报2007,23(3):160-16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8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