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覆铜电磁波屏蔽织物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048743.5 申请日: 2009-04-02
公开(公告)号: CN101532248A 公开(公告)日: 2009-09-16
发明(设计)人: 吕银祥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D06M13/507 分类号: D06M13/507;C23C18/40;G12B17/02;D06M101/32
代理公司: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陆 飞;张 磊
地址: 20043***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电磁波 屏蔽 织物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电磁波屏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覆铜电磁波屏蔽织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波辐射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继水源、大气、噪声之后的第四大全球性公害,成为危害人类的隐形“杀手”。大量事实证明,长期接受电磁辐射可导致头痛、头晕、记忆力衰退、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另一方面,无处不在的电磁波极易干扰高精仪器的运转,影响科学实验工作的正常进行。导电的金属能对电磁波产生反射,吸收,和抵消等作用,从而起到减少电磁波辐射的作用。电磁波屏蔽织物是常用的防电磁辐射材料。

电磁波屏蔽织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1)将金属细丝与织物纤维一起纺成布(朱亚伟等,CN1776084;佐兰·多德维克,CN1045428;陈健生等,CN87103582;唐志勇等,CN101215746);电磁波屏蔽效能与金属丝含量有关,目前市售电磁波屏蔽织物的金属含量为25%左右,电磁波屏蔽性效能,在0.2~2GHz范围内为25~35dB,即电磁波防辐射率为95~99.9%。这类织物最大的缺点在于耐洗性差,不能反复折叠,金属丝易断裂,从而限制了其应用范围。(2)在织物表面涂覆导电层,如银胶或其它导电高分子涂料(倪强等,CN101086904);这类织物的电磁波防辐射率与(1)类似,可折叠,但其耐洗性更差,基于这种织物的产品一般均表明不可洗涤。(3)将织物置于高真空下进行蒸镀(林磊等CN201174256),这在包装工业中比较常见,适合于“卷对卷”连续生产,织物的表面导电性与金属类似,有较高的电磁波防辐射率;但其最大的缺点在于金属镀覆层极易脱落,产品性能下降快,使用寿命短。(4)将织物置于溶液中,在织物表面化学镀金属层,得电磁波屏蔽织物(刘绍之等,CN1236839;李荻,CN1130223;赵择卿等,CN1710156;许如根等,CN101325864),这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但这类织物要经过NaOH腐蚀,KMnO4、硫酸粗化,SnCl2敏化,PdCl2催化以及甲醛或次磷酸盐还原等步骤,其缺点在于:NaOH腐蚀减轻织物15%~30%的重量;织物中残留的Sn2+离子对人体有害;PdCl2是贵金属盐,使用成本较高,而且残留的Pd2+对镀层在空气中的氧化有促进作用;甲醛是有毒还原剂,在欧盟国家已禁止使用,如果使用次磷酸盐,对于镀铜来说,还需要经过Ni2+催化,得到的是Cu-Ni-P合金,从而降低了织物的屏蔽效能。方法(4)制备的织物有一定的耐洗性,可以常规洗涤5次左右,但在超声清洗机中洗涤后,其屏蔽效能下降至20dB左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传统工艺的缺点,提出一种覆铜电磁波屏蔽织物的制备方法,将织物表面进行改性,在不减轻织物本身重量的前提下,引入活性基团——巯基,通过自组装化学镀,使得铜镀层与织物通过Cu-S化学键相连接;由于铜镀层是原位生成,且与织物之间是化学键作用力,使得铜镀层的黏附性极大提高。

本发明提出的覆铜电磁波屏蔽织物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清洁织物:将涤纶织物洗净、烘干;

(2)织物表面羟基化:将清洁后的涤纶织物浸泡在氨基取代硅烷溶液中5~25分钟,取出洗净,烘干,使织物表面羟基化;

(3)织物表面巯基化:将织物再浸泡在巯基取代硅烷溶液中30~60分钟,取出洗净,烘干,使织物表面巯基化;

(4)化学镀铜:最后将巯基化后的涤纶织物浸泡在铜化学镀液中,于30~60℃化学镀1~5小时,取出洗净,烘干,制得覆铜电磁波屏蔽织物。

本发明中,所用的涤纶织物为锦涤布、涤棉布、涤粘布、涤纶布或涤塔夫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中,所用的氨基取代硅烷溶液的溶质为3-(2-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2-氨乙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溶剂为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乙二醇、丙酮、丁酮、环己酮或四氢呋喃中的任意一种;氨基取代硅烷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1%~5%。

本发明中,所用的巯基取代硅烷溶液的溶质为2-巯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2-巯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溶剂为丙酮、丁酮、环己酮、四氢呋喃或乙酸乙酯中的任意一种;巯基取代硅烷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1%~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87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