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公路隧道排烟口启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7601.7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9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沈哲强;蒋卫艇;郑晋丽;奚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3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路 隧道 排烟口 启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公路隧道通风消防类,具体是涉及一种公路隧道排烟口启动方法。
背景技术
公路隧道是一个半封闭空间,燃烧物多为汽油、柴油等,一旦发生火灾,所产生的高温和有毒烟气极难及时排除,会对处于地下空间的设施和人员造成极大伤害,易造成恶性事故。因此通风排烟是隧道消防最重要的措施。在公路隧道中,必须有合适的烟气控制系统。沿隧道长度方向在顶部或其他部位设置排烟道、隧道顶部位置开设一系列排烟口是一种有效的隧道烟气控制技术。但是,当火源位置确定后,开启哪些风口、开启风口的位置对烟气的控制都有重要影响。过多开启排烟口则降低了有效排烟口的排烟效率,开启排烟口的位置不当或者数量不足则不足以将烟气和热量有效疏导出隧道。目前对排烟口的设置和对应的启动方法尚无有效地技术方案。如公开号:CN1865662的中国专利中所公开的一种隧道排烟方法,只简略的描述火灾是打开紧靠火灾车辆的一段长度范围内所有排烟风阀及排烟风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公路隧道排烟口启动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烟气扩散在150m范围内,为人员最大限度地创造安全空间。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公路隧道排烟口启动方法,包括沿隧道长度方向设置的排烟道和设置在隧道顶部的若干排烟口,所述排烟道内设置有排烟风机,排烟口之间通过所述的排烟道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方法是:
在火源出现时,火源位置确定后,开启位于火源点下游的两个排烟口,以及位于火源点上游一个排烟口。
所述排烟口之间的间距为30m-120m,所述排烟口面积为1m2-10m2。
所述排烟口之间的间距为60m,所述排烟口为2m×2m的方形。
当火源点位于排烟口正下方时,同时开启火源点上方的排烟口。
本发明的优点:优化公路隧道排烟效果,在相同的排烟配置情况下,提高烟气控制能力,减少烟气影响范围,有效控制烟气扩散在150m范围内,烟气分层保持良好,为人员提供较好的安全空间。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原理示意图I;
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原理示意图II;
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原理示意图I;
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原理示意图II。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4所示,标号1-6分别表示:单行隧道1、排烟道2、排烟风机3、上游方向4、下游方向5、火源点6、单管双行隧道7;排烟口:p1、p2、p3、p4、p5、p6。
下述实施例中各参数的选择如下:排烟道2的截面积为11m2,排烟风机3的风量为80m3/s-130m3/s,排烟口与排烟道2的角度范围为0度-90度,排烟口(p1、p2、p3、p4、p5、p6)的面积在1m2-10m2之间。相邻排烟口之间的间距为30m~120m,其具体选值应根据交通方式、火灾规模、隧道纵坡、空间高度及断面、排烟量、排烟口尺寸等确定,具体设计时应建立数值模型进行模拟计算。
实施例1:本实施例为单行公路隧道的排烟口启动方案。在单行隧道1中,隧道空气受到车辆的活塞作用影响,从隧道1的入口向出口方向流动。故本实施例1考虑到隧道空气的流向,将单行隧道1的入口称为上游方向4,出口称为下游方向5。
各装置参数具体选值如下:排烟口截面为2m×2m的方形;相邻排烟口之间的间距为60m;排烟风机3的风量为100m3/s。
如图1所示,沿单行隧道1的长度方向在单行隧道1顶部设有一个排烟道2。排烟道2连通有排烟风机3。排烟道2的下侧的中央位置开有均匀、连续分布的排烟口p1、p2、p3、p4、p5、p6,上述排烟口均垂直排烟道2设置,排烟口p1、p2、p3、p4、p5、p6通过遥控方式开启闭合。在隧道1顶部还安装有火灾位置探测装置来确定火灾发生时的位置。
本实施例还设置有中央控制室来检测、控制上述火灾位置探测装置、排烟口和排烟风机3,并按以下运行程序启动排烟口p1、p2、p3、p4、p5、p6:
火源点6出现前,排烟道2、排烟风机3和排烟口p1、p2、p3、p4、p5、p6均处于关闭状态,火灾位置探测装置开启并监测单行隧道1内各点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未经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76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