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Ag和重稀土的铸造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5409.4 | 申请日: | 200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3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渠东;陈杰;赵政;丁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3/06 | 分类号: | C22C23/06;C22C1/03;C22C1/06;C22F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锡麟;王桂忠 |
地址: | 20024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g 稀土 铸造 镁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材料技术领域的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涉及的是一种含Ag和重稀土的铸造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用量持续增长,随之而来的尾气污染及能源压力也日益加剧,汽车的轻量化成为节能减排的关键和必然趋势。此外,航空航天、军工、赛车等尖端领域对轻量化也有着极为强烈的需求,并可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在众多轻质材料中,镁合金因其极低的密度、优良的比强度、减震性、铸造性能及易回收性等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和前途的绿色工程材料”。然而,镁合金相对较低的强度和塑性限制了其在这些领域更广泛的应用。目前,已开发了Mg-Al-Mn、Mg-Al-Zn、Mg-RE等多种系列高强度镁合金,其中Mg-RE是开发和应用较为成功的一类高强度镁合金,如WE54,QE22等。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Gd和Y显著的固溶和时效强化能力使Mg-Gd-Y系合金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S.M.He等在《Journal of Alloys andCompounds》(合金和化合物学报)2007年427期第316-323页上发表的“Microstructure and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of high strengthMg-10Gd-2Y-0.5Zr alloy”(高强度Mg-10Gd-2Y-0.5Zr合金的微观结构及强化机制)一文中报道的Mg-10Gd-2Y-0.5Zr合金是目前铸造镁合金中性能较高的一种,但其稀土含量较高,并且铸态T6状态下的室温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也仅为362MPa和4.9%,而单纯通过增加Gd和Y含量来进一步提高强度会使合金室温塑性过低,并会增加合金密度和成本。X.Gao等在《Scripta Materialia》(材料快报)2008年58期第619-622页上发表的“Enhancedprecipitation-hardening in Mg-Gd alloys containing Ag and Zn”(Ag和Zn元素对Mg-Gd合金析出强化效果的促进)一文中通过添加Ag元素,显著提高了Mg-6Gd-0.6Zr镁合金时效硬化效果和峰值硬度,但没有添加成本和密度相对较低的Y元素,充分利用Mg-Gd-Y合金系中Gd和Y元素显著的固溶和时效强化能力来获得更优异的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Ag和重稀土的铸造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向Mg-Gd合金中添加Mg-Y和Mg-Zr中间合金以及少量Ag元素,并优化固溶和时效工艺参数,实现在降低合金稀土含量的同时,获得更高强度和优良塑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涉及的含Ag和重稀土的铸造镁合金,包含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Gd 6-10%,Y 0.5-4%,Ag 0.2-3%,Zr 0.35-0.7%,杂质元素小于0.02%,余量为Mg。
所述杂质,其包含的杂质元素及重量百分含量为:Fe<0.005%,Cu<0.015%,Ni<0.002%。
本发明所涉及的含Ag和重稀土的铸造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按照采用的成分计算原料需要的重量百分比,原料为:镁锭(镁含量的质量分数大于99.9%),工业纯Ag或Mg-Ag中间合金,Mg-Gd,Mg-Y和Mg-Zr中间合金。
第二步,将以上原料进行熔炼处理,首先在烘箱中预热到180-240℃,然后将镁锭在熔剂保护或SF6和CO2混合气体保护下加热,待镁锭完全熔化后,在730-760℃加入Mg-Gd中间合金,待镁液温度回升至730-760℃后加入Mg-Y中间合金,在780-800℃加入Mg-Zr中间合金,过2-10分钟后,保持加热状态并在搅拌过程中加入纯Ag或Mg-Ag中间合金,然后在780℃保温约5-20分钟后,不断电精炼5-15分钟,精炼过程需充分搅拌。精炼结束后,在760-780℃静置20-40分钟,待镁液冷却至700-720℃撇去浮渣,用浇包浇铸或低压铸造。
所述SF6和CO2混合气体,其中含0.2%体积分数SF6。
所述熔剂是指镁合金熔炼常用熔剂,如国内外常使用的商品化的RJ-2熔剂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54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