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羊茅-硅酸盐细菌-泥炭联合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44819.7 | 申请日: | 2009-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5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 发明(设计)人: | 何池全;杜玮;陈玉丽;雷雁茹;白胜;朱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C09K17/00;A01C1/00;C12N1/20;B09C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顾勇华 |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高羊茅 硅酸盐 细菌 泥炭 联合 改良 滨海 盐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羊茅-硅酸盐细菌-泥炭联合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方法,是一种进行滨海盐渍土的改良和生态重建的方法。
背景技术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粮农组织(FAO)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面积为9.5×108hm2,分布在从寒带,温带到热带的各个地区,除南极洲尚待调查研究外,从美洲、欧洲、亚洲到澳洲,遍及各个大陆及亚大陆地区,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的盐碱地面积每年以1×106-1.5×106hm2的速度在增长。我国盐碱土地资源总额约为9913×104hm2,其中现代盐碱土面积为3693×104hm2,残余盐碱土约4487×104hm2,并且尚存在有约1733×104hm2的潜在盐碱土。
当土壤发生盐碱化以后,依据盐分离子的种类和浓度以及地形的差异,盐碱地生态系统中的各组成部分(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的生态功能都受到了影响。由于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引起一系列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结构粘滞,通气性差,容重高,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性差,养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导致表层土壤盐渍化的加剧。盐土中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可提高土壤溶液的渗透压,从而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使植物根系及种子发芽时不能从土壤中吸收足够的水分,甚至还会导致水分从根细胞外渗,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土壤含盐量过高,尤其在干旱季节,盐类集聚表土常伤胚轴,其伤害能力以碳酸钠、碳酸钾为最大。在高pH值下,还会导致氢氧根离子对植物的直接伤害。有的植物体内集聚过多的盐,使原生质受害,蛋白质的合成收到严重阻碍,从而导致含氮的中间代谢物的积聚,造成细胞受害。由于钠离子的竞争,使植物对钾、磷和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减少,磷的转移也会收到抑制,从而影响植物的影响状况。在高浓度盐类作用下,气孔保卫细胞内的淀粉形成收到阻碍,致使细胞不能关闭,因此植物容易干旱枯萎。
目前,针对盐碱土的改良措施主要有:物理改良、水利改良、化学改良和生物改良等。一切改良土壤的措施都是相辅相成的,但又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物理改良措施尽管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投资非常昂贵,维护的代价也很高;水利改良除了投资巨大、运营成本高之外,还要面对处理含盐排出水的问题,在水源不足或水质不适,排水条件不好或没有排水出路,特别是滨海地区或沿河低地势的地区,不易甚至不能降低地下水位地区的盐碱地,就不具备水利改良条件;化学改良措施通常是加入含钙物质来置换土壤胶体表面吸附的钠,或采用加酸或酸性物质的方法改良,但化学物质的使用必须谨慎,以免造成二次污染;生物改良措施投资小,但见效慢,美化效果差。
因此,在改良盐碱土时不能只用单一方法,应着眼于综合治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羊茅-硅酸盐细菌-泥炭联合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a)制备巨大芽胞杆菌和胶质芽胞杆菌的母种菌液,培养基为(浓度单位g/L):
蔗糖10,磷酸氢二钾0.5,硫酸镁0.2,氯化钠0.2,碳酸钙1.0,硫酸铵1.0,酵母膏0.5,pH为7.4;菌种培养:在250mL锥形瓶中装50mL液体培养基,灭菌1h,冷却后,接种于200mL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2~3D(天),即得母种菌液;
b)制备泥炭载体,将泥炭无菌水拌成湿度为50%~60%后,装成每袋0.5kg,灭菌2h,冷却后每袋接种10mL步骤a的母种菌液,混匀后,在温室中培养7D;
c)将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种子表面消毒后,在浓度为15~30mmol/L的外源物质CaCl2溶液中进行浸种处理;
d)将需要改良的盐渍土布置成三层,最底层为石英石过滤层,中间层为滨海盐渍土层,表层为处理层,处理层由滨海盐渍土均匀混入10~20%步骤b的泥炭载体组成;
e)将步骤c处理后的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种子种植于步骤d的处理层中,培养条件为气温在10~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48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