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丰肥的配方、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3173.0 | 申请日: | 2009-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5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余其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其孟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C05D1/00;C05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7200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丰肥 配方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于作物拌种、喷施的新肥料配方、方法。
背景技术:用于农作物拌种、喷施的叶面肥市场种类很多,但分类起来一种是微肥如硼肥、锌肥之类。这类肥主要是在适当的地方和时间给作物补施农作物急需的微量元素,使作物正常生长增加产量,达到丰收目的;另一种是激素叶面肥,如九二0、多元素复合肥,它们同样是在作物某生长环节之时补施达到化学调控、促进生产之目的。因此不管是微肥还是激素,它们都只能治标补标,不能根本改变植物的内在潜基因的充分表达,使作物的自身潜能得到发挥,更不能对土壤中的有害真菌进行抵御。
发明内容:本发明之目的在于向社会提供一种生物和药品的综合肥料,使其不仅能激活植物体内酶的活性,诱导植物潜在优良基因和抗逆基因的充分表现,同时又抑制土壤中的有害真菌,并使有益生态菌群的新陈代谢充足,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活性,积聚有机质、提高地力、充分促进植物的均衡、全面系统生长,达到高产、稳产之目标的既治标又治本的肥料。
为了完成上述目标,本发明在设计时采用了如下重量比配方:(一)水溶性几丁质15-25%;(二)谷氨酸15-25%;(三) 磷酸二氢钾25-40%;(四)复方阿斯匹林30-4%;(五)氯化钾14-5%;(六)高锰酸钾1%;其制作方法是将几丁质、谷氨酸、磷酸二氢钾、复方阿斯匹林、氯化钾、高锰酸钾粉碎至200目,首先将复方阿斯匹林与高锰酸钾粉充分搅拌均匀成A剂,再将谷氨酸、氯酸钾粉充分搅拌均匀成B剂,将几丁质粉与A剂充分搅拌均匀成C剂,将磷酸二氢钾粉与B剂充分搅拌均匀成D剂,再将C、D剂混合均匀制成E剂,并在紫外线下消毒40-90分钟。
含有上述方法和配方生产的定丰肥能激活植物体内酶的活性,诱导植物体内潜在优良基因和抗逆基因的充分表现,使作物自身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同时能抑制土壤中有害真菌对植物的侵害并使生态菌落群的新阵代谢旺盛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活性,积聚大量有机质、提高地力,为植物提供足量的养份、使植物叶片增宽,延缓衰老、抗倒伏而充分增强植物生长优势、增强抗病、抗逆和免疫功能。
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以100kg定丰肥的生产为例说明配方和配制生产方法如下:取水溶性几丁质15-25%、谷氨酸15-25%、磷酸二氢钾25-40%、复方阿斯匹林30-8%、氯化钾14-5%、高锰酸钾1%后并分别粉碎至200目。然后用30-4kg复方阿斯匹林和1公斤高锰酸钾粉剂充分混合均匀制成A剂;用14-5kg氯化钾和15-25kg谷氨酸粉剂充分混合均匀制成B剂;再将几丁质粉15-25kg同A剂充分混合均匀制成C剂;再将25-40kg磷酸二氢钾粉剂同B剂充分混合均匀制成D剂;再将C、D剂充分混合制成E剂并在紫外线下消毒40-90分钟即得定丰肥成品,然后包装即可入库,包装时以每包5克较为合适。
定丰肥的使用方法是:用于浸种水稻每亩5克拌水浸种30-60分钟,若不需浸种如小麦每亩10克兑水拌种。用于叶面喷施和苗移栽前2-5天,和苗转青后3-5天,盛花前,抽穗期各喷施一次,每亩10克兑水25公斤,作物基肥以农家肥为宜,杀虫药适当使用。
经农技部门使用检验,定丰肥使用在水稻上,可提高发芽率、成秧率、分蘖率、结实率、可提高千粒重3%以上,亩单产可提高12-18%,用于蔬叶可提高产量30%,并改变菜叶的口感,提前成熟期。用于红薯浸苗移栽,可提高成活率5%以上,亩产量可增150-300公斤。
定丰肥是一种广普性新肥,适宜各种农作物,花卉和牧草。
下面是定丰肥用于水稻的对比实验情况如下表(对比××复合肥)。
增产1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其孟,未经余其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31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烟道气为原料制备生物燃料的方法
- 下一篇:自动摆药发药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