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物食用乳酸杆菌发酵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40347.8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86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许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民强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K1/16;C12R1/01;C12R1/22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郑志东 |
地址: | 528231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物 食用 乳酸 杆菌 发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物食用乳酸杆菌发酵方法。
技术背景
对于动物食用乳酸菌培养,过去生产用培养基配方多以脱脂牛奶、肉汤为基础,糖、柠檬酸盐、磷酸氢盐、吐温等都是必需的组分。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成份都以提纯的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单糖、双糖形式提供。这些配方设计的优点是微生物生长好、化学成份、营养成份明确。
但饲用乳酸菌使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肠道接种有益微生物,期望有益乳酸菌在动物肠道良好生长。但传统培养基设计与动物体肠道内的营养环境相差很大,上述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不适应动物肠道的物质环境,在动物体内生长也就表现出营养环境的应激。动物肠道内营养环境是以饲料原料为基础,现代养殖业是以无鱼粉日粮为主流,以玉米、豆粕、麸皮为基础。所以动物食用微生物培养基必须考虑这一差别,才能较好地达到预期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饲用乳酸杆菌适用的发酵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培养基基本成份都是动物用的饲料原料:豆粕、麸皮、玉米,另外使用少量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微量成份。其配方为按照培养基整理重量百分比,各组分的配比分别为:大豆豆粕50%、小麦麸皮33%、玉米16%、微量成份比例为1%,所述微量成份组成为:按重量百分比柠檬酸铵0.3%、磷酸二氢钾0.3%、氯化钠0.4%。
培养基原料加工要求:固体发酵时,基础原料粉碎粒度为100%过40目,液体发酵时基础原料粉碎粒度要求60目以下(或更细);发酵前物料高温蒸汽灭菌处理,105℃,70分钟。
发酵程序:
(1)加水搅拌:发酵用水要作灭菌处理。在上述灭菌处理后的物料中加入发酵用水并搅拌均匀,液体发酵时培养基重量百分比浓度约1%,固体发酵时固体培养基按照重量外加水30%;
(2)发酵:采用现有发酵工艺。
本发明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配方原料大多为饲料原料,使微生物培养条件完全适应动物体内条件,使微生物营养定型完全适应动物体内生长环境;
2、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
3、配方简单,就三、四种原料,却能充分满足微生物生长营养需求;
4、同一配方在液体培养、固体培养同样有效;
5、在一般培养条件,有益菌的发酵产物,菌的浓度轻易能到达10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做进一步说明:
1、需用设备:粉碎机、搅拌机、振动分级筛,水处理设备发酵设备。
2、原料选择:要求原料符合饲用原料标准二级以上要求,尤其是不能有霉变。
(1)物料准备:按培养基整体重量计,大豆豆粕、小麦麸皮、玉米、微量成份(柠檬酸铵0.3%、磷酸二氢钾0.3%、氯化钠0.4%),比例分别为50%、33%、16%、1%;
(2)粉碎分级:用粉碎机将上述物质粉碎。固体发酵时,基础原料粉碎粒度40目,固体发酵时粒度不能太细,60目以下会导致搅拌和干燥困难。液体发酵时基础原料粉碎粒度要求60目以下(或更细);
(3)发酵前物料高温蒸汽灭菌处理,105℃,70分钟。
3、发酵程序:
(1)加水搅拌:发酵用水要作灭菌处理。在上述灭菌处理后的物料中加入发酵用水并搅拌均匀,液体发酵时培养基重量百分比浓度约1%,固体发酵时固体培养基按照重量外加水30%;
(2)接种;
(3)发酵:40℃保温发酵48小时。
实验例证:
以一株乳球菌cfu/ml为2.7×108的菌种母液用于接种发酵,在三角瓶中,采用上述配方及处理方法配制培养基分别用于液体发酵、固体发酵。发酵后测乳球菌含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民强,未经许民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403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造真菌次级代谢的实验技术及其用途
- 下一篇:哈茨木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