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门铰组件的制造工艺及此工艺获得的门铰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9436.0 | 申请日: | 200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86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敬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敬生 |
主分类号: | E05D3/02 | 分类号: | E05D3/02;E05D5/02;E05D1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张汉青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制造 工艺 获得 | ||
1.门铰组件的制造工艺,制造步骤:
1)、送料:通过设备的送料机构把原材料送入切断机构内由切断机构将原材料切断加工成需要的坯料;
2)、整形:通过设备的夹钳传送机构将坯料送至预定的模具座内,通过冷镦作用将坯料压初形,坯料压成预定的形状,执行下一工位;
3)、母件(2)成形:将置在模具座的坯料初形,由凸模具与模具座作冲孔工位进行冷镦运动,通过凸模具的冲孔工位作用下将坯料初形压定轴心位置,现次冲压抽轴孔,整体冲压制成特定母件(2);
3′)、公件(1)成形:将置在模具座的坯料初形,由凹模具与模具座作聚积压形运动,通过凹模具的聚积压形作用下将坯料初形挤压抽出短轴,再次聚积压形抽成长轴,整体成形制成特定公件(1);
4)、轴芯(3)成形:通过设备的夹钳传送机构将坯料送至预定的模具座内,通过冷镦作用将坯料压轴棒形,坯料压成预定的轴棒形。
2.门铰组件,包括坯料,其特征是,所述坯料以冷镦成形,所述母件(2)通过通过1、2和3冷镦步骤制成具有空腔的金属柱体(2);所述公件(1)通过上述的制造成步骤1、2和3′冷镦步骤制成具有轴芯(3)的公件(1)。
3.门铰组件,包括坯料,其特征是,所述坯料以冷镦成形,所述母件(2)通过1、2和3冷镦步骤制成具有空腔的金属柱体(2);所述公件(1)也可通过去1、2、3和4步骤制成,金属柱体(2)内插接一轴芯(3)构成公件(1),轴芯(3)与金属柱体(2)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门铰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轴芯(3)的下部为插接部,插接部的外壁开有压纹(4);或所述与轴芯(3)连接的金属柱体(2)空腔的内壁开有压纹(4);压纹(4)为直纹、螺纹、斜纹或网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门铰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轴芯(3)与金属柱体(2)紧固为由外力在金属柱体(2)的开口上压一压环或局部压坑(5)收紧置于其内的轴芯(3),或为由外力在金属柱体(2)的外壁压一压环(5)收紧置于其内的轴芯(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门铰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轴芯(3)与金属柱体(2)上开有通孔(201),一销钉(6)穿过轴芯(3)与金属柱体(2)的通孔(201),轴芯(3)与金属柱体(2)紧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门铰组件,其特征是,所轴芯(3)的插接部与金属柱体(2)空腔的底部具有一定距离,述轴芯(3)的插接部与金属柱体(2)空腔的底部距离间设有一顶针(7),顶针(7)为的横截面呈“T”形状,顶针(7)顶于轴芯(3)与金属柱体(2)的底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门铰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轴芯(3)的插接部与金属柱体(2)空腔的底部具有一定距离,述轴芯(3)的插接部与金属柱体(2)空腔的底部距离间填充有填充物(8),填充物(8)置于轴芯(3)与金属柱体(2)的底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门铰组件,其特征是,所述金属柱体(2)的内壁设有台阶(9),轴芯(3)插入与金属柱体(2)空腔内,金属柱体(2)内壁的台阶(9)承托于轴芯(3)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门铰组件,其特征是,所述轴芯(3)外沿设有倒角,轴芯(3)内也可开有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敬生,未经陈敬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94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