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1920.9 | 申请日: | 200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7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发明(设计)人: | 邹志刚;姚瑶;雷思东;李朝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8 | 分类号: | C09K11/6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黄明哲 |
地址: | 21009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荧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新型荧光材料,其特征是基质材料为AIn(WO4)2,其中A代表碱金属,基质材料近紫外光或蓝光激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荧光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碱金属包括锂Li+、钠N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荧光材料,其特征是在基质材料中掺杂稀土离子Re和或敏化离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荧光材料,其特征是稀土离子Re包括Eu3+,敏化离子为铋离子Bi3+。
5、一种新型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以AIn(WO4)2型近紫外光或蓝光激发材料为荧光材料的基质材料,A代表碱金属,基质材料中掺杂掺杂稀土离子Re和或敏化离子Bi3+,生成的荧光材料包括AIn(WO4)2:Re、AIn(WO4)2:Bi3+、AIn(WO4)2:Re,Bi3+,制备步骤如下:
1)、按照荧光材料中碱金属所占物质的量的比例称取含碱金属的化合物,按照荧光材料中钨离子所占物质的量的比例称取含钨化合物,按照荧光材料中稀土离子所占物质的量的比例称取含稀土离子的化合物,按照荧光材料中铋离子所占物质的量的比例称取含铋的化合物,按荧光材料中铟离子所占物质的量的比例过量1%-20%称取含铟的化合物;其中,对含碱金属的化合物的选择,其烧结后非碱金属离子部分应当蒸发无残留,稀土离子和铋离子的添加根据所要生成的荧光材料成份进行选择;
2)、将按量称量好的原料加入分散剂,机械混合均匀;
3)、将混合好的原料在650-750摄氏度下预烧10-13小时,并将预烧好的物质研磨;
4)、将预烧好的物质在850-950摄氏度下烧结保温10-13小时将烧结成的材料研磨,清洗,得到所需的荧光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中,含碱金属的化合物为含Li+、Na+或其多组分共同添加的化合物;稀土离子为Eu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192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