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异型多孔阴极支撑体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31429.6 | 申请日: | 2009-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46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30 |
发明(设计)人: | 倪红军;李志扬;银铭强;汪兴兴;汤东;江学范;黄明宇;吕灿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86 | 分类号: | H01M4/86;H01M8/02;H01M8/10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葛 雷 |
地址: | 226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燃料电池 异型 多孔 阴极 支撑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阴极支撑体材料。
背景技术:
甲醇、乙醇和丙醇等,均可作为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DMFC)和直接乙醇燃料电池(Direct ethanol fuel cell,DEFC)因其所用的甲醇或乙醇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而且其能量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的运行方式,常温可操作性以及便于携带等优点,从而成为新型燃料电池中的佼佼者,在军事、交通运输、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传统的直接醇类燃料电池主要由双极板(主要采用石墨或金属来制备)、催化-扩散层和聚合物电解质膜构成,燃料电池的形状多为平板式,阴极和阳极的催化-扩散层与聚合物电解质膜采用热压方式成型为“三合一”膜电极组件。但是平板型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存在以下缺点:(1)采用具有复杂流场的双极板结构,制造成本高;(2)所制备的微型和大型DMFC重量、体积大;(3)阳极的结构不利于反应副产物(如二氧化碳)的排放,而阴极的结构也不利于反应副产物(如水)的排出,影响电池在长期工作下的性能稳定性;(4)其中的DMFC研究中均采用液态甲醇作为燃料,存在甲醇渗透现象,DMFC功率密度大大降低;(5)不能直接存储燃料,需要复杂的输入管路;(6)不适合罐装非液态的流动相(燃料)。
异型结构的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的关键是圆形或者方形的阴极支撑体材料的选择。如果选择不当,不仅产生制造成本昂贵、产业化应用困难的问题,而且容易使阴极支撑体成形困难及性能低下,如产生变形、开裂、导电性差、力学性能差、扩散层和催化层难以涂覆等问题。
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Zhi-Gang Shao等人在《Journal ofPower Sources》160(2006)1003-1008上发表的《A tubular directmethanol fuel cell with Ti mesh anode》一文,该文介绍了一种管状阴极与阳极的制备过程。其中阴极支撑体材料采用的是管状的钛网。在钛管网表面依次以浸渍涂覆的方法,制备扩散层和催化层,然后再在扩散层表面滴涂Nafion溶液,该溶液固化后成为聚合物电解质膜,从而制得阴极。但是,该论文中所使用的用于制作阴极支撑体的管状钛网由德国的Heggemann公司提供,因其纯度高(>99.99%)并且采用激光焊接技术制作,成本昂贵,故难以普及使用。另外,由于采用的钛网力学性能低,容易变形,影响了扩散层和催化剂层的涂覆,降低了电池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采用的材料相对钛网来源广、成本低廉,高电导率、低成本、重量轻、体积小、无毒害与污染的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异型多孔阴极支撑体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异型多孔阴极支撑体材料,其特征是:由下列质量成分制成:
中间相碳微球粉末 50~100%
石墨粉末 0~50%
氧化锌、氧化钙、碳酸氨、碳酸钙、氧化镁或二氧化硅 0~30%。
所述的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异型多孔阴极支撑体材料,由下列质量成分制成:
中间相碳微球粉末 50~90%
石墨粉末 5~40%
氧化锌、氧化钙、碳酸氨、碳酸钙、氧化镁或二氧化硅5~30%。
一种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异型多孔阴极支撑体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将下列质量成分混合后,采用凝胶注模或模压成型,再经埋碳烧结制成产品:
中间相碳微球粉末 50~100%
石墨粉末 0~50%
氧化锌、氧化钙、碳酸氨、碳酸钙、氧化镁或二氧化硅0~30%。
所述的直接醇类燃料电池异型多孔阴极支撑体材料的制造方法是:将下列质量成分混合后,采用凝胶注模或模压成型,再经埋碳烧结制成产品:
中间相碳微球粉末 50~100%
石墨粉末 5~40%
氧化锌、氧化钙、碳酸氨、碳酸钙、氧化镁或二氧化硅5~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未经南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1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电子式电能表
- 下一篇:三相异步电机涡流损耗的在线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