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LNG船保温管的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30721.6 | 申请日: | 200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31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 发明(设计)人: | 高延敏;张天财;贺国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38;C08K3/32;C08K5/49;C08K3/34;C08G10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楼高潮 |
| 地址: | 21200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lng 保温 填充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LNG船保温管的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可应用于液化天然气、液氮、液氧等超低温物质的储存,运输等领域,特点适合LNG船和LNG岸站相关配套体系的保温绝缘。
背景技术
耐超低温硬质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是近年来在国内外研究与应用关注较热的新型材料,在航天,能源,食品,医疗等方面有着巨大的需求,尤其是在LNG保温材料领域;该材料要求耐超低温性和阻燃性;能有效防止超低温液体的热损耗。
在LNG施工中,为防止热胀冷缩,管壳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隙,为了保证绝热,需要将留有的空隙部位,采用填充材料密封绝缘,但目前使用的密封材料固化速度较慢,抗冲击性能差,热胀系数与基材差别大,容易产生开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利用分子设计的基本原理,根
据环境的要求和工艺情况,发明了一种用于LNG船保温管的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LNG船保温管的填充材料,该材料由混合多元醇,催化剂,匀泡剂,发泡剂,阻燃剂,扩链剂,珍珠岩组成的A组分;再与异氰酸酯类的B组分反应,其中A组分的各个组分质量百分比为:
混合多元醇 60-85%,
发泡剂 2-15%,
匀泡剂 0.5-5%,
阻燃剂 2-15%,
催化剂 0.1-2%,
扩链剂 1-5%,
珍珠岩 1-5%。
上所述的混合多元醇是指聚醚多元醇,混合多元醇的组合物,具体比例为苯胺为起始剂聚醚多元醇占混合多元醇总质量的1/2,山梨糖醇为起始剂及蔗糖为起始剂的聚醚多元醇各占混合多元醇总质量的1/4。
上所述的发泡剂是一种氟氯化烃发泡剂。
上所述的匀泡剂为硅烷类匀泡剂。
上所述的阻燃剂为磷类阻燃剂。
上所述的催化剂为有机锡与胺类的混合物,有机锡与胺类混合质量比为1:50。
上述所述的扩链剂其结构特征是:
上所述异氰酸酯为含端-NCO基团的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其分子结构式特征为:OCN-R-NCO,式中R为小分子或大分子链段,其用量是按其官能团NCO与上述混合多元醇中的-OH官能团按摩尔量计算,其比例范围在1.0—2.0之间。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LNG船保温管的填充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为:
步骤1、制备A组分,将组成A组分的混合多元醇,催化剂、发泡剂、、匀泡剂、发泡剂、阻燃剂、扩链剂,珍珠岩,按其质量百分比配方后进行混合均匀,注入到发泡机A罐里贮藏待用;
步骤2、制备B组分,选配符合摩尔比要求的异氰酸酯(OCN-R-NCO)注入到发泡机B罐里贮藏待用;
步骤3、材料的制备,先启动发泡机,再将A,B两个混合组分放在枪头中充分混合,最后注入管壳缝隙处发泡成型。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LNG船保温管的填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1、固化速度快;10-30秒内固化;
2、导热系数降低到了0.015w/m.k以下;
3、柔韧性好,抗冲击强度最高可达到1.1kJ/m2;
4、可以在-2200C低温以上长期使用;
5、泡孔均匀,大小在90-150μm;
6、在400℃温度差变化下,材料力学性能保持不变。;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LNG船保温管的填充材料具有耐超低温机械性能(适应宽温度范围急速变化),阻燃性能好,导热系数低,能有效防止管线和罐体内等超低温液体的热损耗。可广泛应用于航天,能源,食品,医疗等方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配比:
A组分:配合物的比例如下:
1、混合多元醇 83.4%,
2、发泡剂 2%,
3、匀泡剂 0.5%,
4、阻燃剂 12%,
5、催化剂 0.1%,
6、扩链剂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技大学;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07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橡胶的配方及生产工艺
- 下一篇: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制备银杏酸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