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氮超低温液体输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30249.6 | 申请日: | 2009-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9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扬;杜晓刚;尹芳华;孙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F17C1/12 | 分类号: | F17C1/12;F17C7/02;F17C1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3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氮 超低温 液体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温液体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使用液氮罐输送超低温液体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物、医学、化工、材料和仪器分析等生产和科研场合,往往需要涉及超低温液体输送的过程。通常这过程使用自增压泵、气压输送塞等通过机械加工的装置来完成。使用自增压泵价格较高,而且要消耗一定量的低温液体。使用气压式输送塞价格虽然较便宜,但仍需要通过机械加工来制作,非常不方便。若使用通常实验室常用的不耐低温的普通橡胶塞等材料制作气压式输送塞,在输送超低温液体的过程中,该输送塞很快就会冻裂,导致密封失效和输送不能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不需机械加工、用不耐低温的普通橡胶塞等材料制作气压式输送塞的液氮超低温液体输送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液氮瓶和瓶塞,氮气进入金属管和液氮排出金属管穿过瓶塞进入液氮瓶内腔,在两金属管之间设有压杆固定压在瓶塞上表面,在瓶塞与液氮排出金属管之间设置耐低温隔热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使用普通不耐低温的材料如普通橡胶塞、木塞或塑料塞等为密封主体和金属管为液体管道,在超低温液体通过的金属管外采用耐低温隔热材料保护,可承受-196℃以下的超低温和0.05MPa的压强,使超低温液体不能冻裂普通塞体而破坏密封。
2、制作本发明的材料易购,制作方便,使用可靠和成本低。
3、本发明的隔热保护结构也可用于其它涉及低温的场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局部剖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去除液氮瓶1后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液氮瓶1上口安装瓶塞2,瓶塞2可采用普通橡胶塞、木塞或塑料塞等。氮气进入金属管3为氮气的进入管道,液氮排出金属管4为液氮的排出管道,氮气进入金属管3和液氮排出金属管4分别从外部穿过瓶塞2后进入液氮瓶1的内腔,在两金属管3、4之间设有压杆5,压杆5压在瓶塞2的上表面用以固定瓶塞2。在瓶塞2与液氮排出金属管4之间设置耐低温隔热层7;在瓶塞2与耐低温隔热层7外的间隙处用低温胶粘剂8与液氮排出金属管4密封,该耐低温隔热层7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生料带、棉布条或胶合剂、粘合剂等。
下面通过4个实施例再详细说明本发明,但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对内口径为50毫米的液氮罐1,使用上端直径为54毫米,下端直径为44毫米的普通橡胶瓶塞2,金属管3、4的外径为10毫米,在瓶塞2中心两边分别打一个直径为9.5和13毫米的孔,在两孔之间留有放压杆5的间隙,以便能固定橡胶瓶塞2。其中,9.5毫米的孔直接插氮气进入金属管3;13毫米的孔插液氮排出金属管4,在13毫米的孔与金属管4的缝隙之间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缠绕密封形成耐低温隔热层7,该生料带缠绕要紧密,要能承受一定的压强和保证密封。
实施例2
对内口径为50毫米的液氮罐1,使用上端直径为55毫米,下端直径为43毫米的木塞瓶塞2,金属管3、4的外径为10毫米,在瓶塞2中心两边分别打一个直径为10和13毫米的孔,在两孔之间留有放压杆5的间隙,以便能固定木瓶塞2。其中,氮气进入金属管3在与木瓶塞2接触处可涂一层704粘合剂(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以保证密封;13毫米的孔插入液氮排出金属管4,在孔与金属管4的缝隙之间用棉布条缠绕密封形成耐低温隔热层7,该棉布条缠绕要紧密,要承受一定的压强和保证密封,为防止棉布条吸潮,在孔的两端口用704粘合剂8密封。
实施例3
对内口径为50毫米的液氮罐1,使用上端直径为54毫米,下端直径为44毫米的聚乙烯塑料瓶塞2,金属管3、4的外径为9毫米,在瓶塞2中心两边分别打一个直径9和13毫米的孔,在两孔之间留有放压杆5的间隙,以便能固定塑料瓶塞2。其中,9毫米的孔直接插氮气进入金属管3,在该金属管3与瓶塞2接触处可涂一层704粘合剂以保证密封;13毫米的孔插入液氮排出金属管4,在13毫米的孔与金属管4的缝隙之间用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缠绕形成耐低温隔热层7,该生料带缠绕要紧密,要承受一定的压强和保证密封。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业学院,未经江苏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302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