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宽叶片可夹持式螺旋钻杆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21836.9 | 申请日: | 200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4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田东庄;龚城;牟培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17/22 | 分类号: | E21B17/2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 罡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片 夹持 螺旋 钻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松软突出煤层螺旋钻进的钻杆,具体涉及一种宽叶片可夹持式螺旋钻杆。
技术背景
现有技术中,螺旋钻进技术是解决松软突出煤层瓦斯抽采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具有钻进效率高、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
目前,在松软突出煤层矿井进行螺旋钻进时,使用的螺旋钻杆叶片为窄叶片,这种叶片的轴向宽度小于其径向高度。钻进过程中,由于叶片轴向宽度尺寸小,径向高度尺寸大,不能采用钻机回转器和夹持器直接夹持,必须使用普通的外平主动钻杆与之连接,并用稳定器支撑,方可进行钻进工作,同时钻孔内壁容易被刮伤,导致钻孔成孔不稳定,总体钻进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叶片可夹持式螺旋钻杆,钻进时,钻杆可以采用回转器与夹持器直接夹持,并利用二者联动功能连接或拆卸钻杆,同时减少螺旋叶片对钻孔内壁的刮研作用,提高螺旋钻进钻孔成孔率与钻进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的宽叶片可夹持式螺旋钻杆包括公接头、中间杆、母接头、螺旋叶片,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公接头、中间杆、母接头构成外平芯杆,外平芯杆外壁设置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的轴向宽度与径向高度之比范围为大于1小于200。
上述的螺旋叶片的轴向宽度与径向高度之比范围为大于3小于100。
上述的公接头与母接头的连接方式是螺纹式或插销式。
上述的公接头与母接头分别摩擦焊接在中间杆的两端。
上述的公接头、中间杆和母接头外径尺寸相同。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其优点如下:
钻杆具有螺旋叶片轴向宽度大于其径向高度,且径向高度尺寸小的特点,钻进时,钻杆可以采用回转器与夹持器直接夹持,并利用二者联动功能进行连接或拆卸钻杆,同时减少螺旋叶片对钻孔内壁的刮研作用,提高螺旋钻进钻孔成孔率与钻进效率,适应松软突出煤层螺旋钻进工艺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钻杆用于松软突出煤层螺旋钻进钻杆,由公接头1、中间杆2、母接头3和螺旋叶片4构成,螺旋叶片4焊接在由公接头1、中间杆2和母接头3组成的外平芯杆上;外平芯杆外壁设置螺旋叶片4,螺旋叶片4的轴向宽度与径向高度之比范围为大于1小于200;公接头1与母接头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式或插销式。
本发明钻杆的螺旋叶片4的轴向宽度大于其径向高度,为支护钻孔内壁提供了技术保障。
本发明钻杆的螺旋叶片4的径向高度尺寸小,可采用钻机回转器和夹持器直接夹持。
本发明钻杆的公接头1和母接头3分别摩擦焊接在中间杆2的两端。
本发明钻杆的公接头1、中间杆2和母接头3外径尺寸一致,利于焊接螺旋叶片,同时减小了钻进过程中的排粉阻力。
本发明钻杆的螺旋叶片4是一条连续的螺旋带,并连续地焊接在由公接头1、中间杆2和母接头3组成的外平芯杆上,利于钻进过程中螺旋钻杆连续地排粉。
实施例1:螺旋叶片4轴向宽度为15mm,径向高度为5mm,这种规格钻杆已加工成功。
实施例2:螺旋叶片4轴向宽度为100mm,径向高度为1mm,在螺旋叶片4上加工过这种规格的螺旋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未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218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尾气保温或升温的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膨润土防水毯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