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丙溴磷和氟铃脲的杀虫剂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910016496.0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84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发明(设计)人: | 温学志;滕芳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科达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7/14 | 分类号: | A01N57/14;A01N47/34;A01N25/04;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丙溴磷 氟铃脲 杀虫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剂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正丙硫基的硫代磷酸酯类活性成分丙溴磷和氟铃脲的增效复配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丙溴磷是一种分子内含有正丙硫基的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其杀虫谱广,易生物降解,对抗性害虫表现出高的生物活性,在植物叶片上有较好的渗透性。其作用机制是抑制昆虫体内胆碱酯酶。对常见的害虫如棉铃虫、甜菜夜蛾、菜青虫、桃小食心虫等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
丙溴磷杀虫剂中等毒性,被列入无公害农产品推荐使用品种。
氟铃脲本品属苯甲酰脲杀虫剂,是几丁质合成抑制剂,抑制害虫脱皮和进食速度,以胃毒为主,兼有触杀作用,并有杀卵作用,用于水稻、棉花、蔬菜及果树防治多种鞘翅目、双翅目、同翅目昆虫。
不同品种的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害虫很常见的办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根据实际应用的效果,来判断某种复配是增效、加和还是拮抗。复配增效很好的配方,由于明显提高了实际防治效果,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从而大大的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是综合防治害虫的重要手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两种杀虫剂单独使用不足之处,集两者优点于一体,经合理复配,提供一种杀虫剂组合物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含丙溴磷和氟铃脲的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杀虫剂组合物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丙溴磷为10%~50%,氟铃脲为1%~10%,,余量为农药助剂,所述的农药助剂由公知的溶剂、乳化剂组成,原料的总和为100%。
所述的增效组合物配制成乳油,配制乳油所选择的农药助剂由溶剂、乳化剂组成,其中乳化剂占质量百分比为8~12%,溶剂补足100%。所用的乳化剂为500号、600号、602、700号、232T、234、CH100、CH800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用的溶剂为甲苯、二甲苯、苯、丙酮、DMF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将所述的组合物配制成微乳剂,配制微乳剂由下列质量百分比的溶剂、乳化剂和水组成,其中溶剂10%-30%,乳化剂8%-20%,其余为水。所用的乳化剂为NP-21、CL-3、602、232T、234、CH100、CH800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用的溶剂是甲醇、环己酮、丁酮、丙酮、DMF以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的丙溴磷和氟铃脲杀虫剂的组合物,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是一种优良的增效组合物。具有杀虫谱广、毒性低、用药量少、药效迅速、持效期长、不易产生抗性等特点。可广泛用于防治棉花、蔬菜、果树、水稻及其他粮食作物上的害虫、害螨等,如棉铃虫、小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红蜘蛛、跳甲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验证氟铃脲和丙溴磷配比的增效的显著性,从而得出最佳配方配比,发明人进行了相互复配的增效研究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
实施例1:氟铃脲和丙溴磷乳油的增效复配
选择适宜的溶剂、乳化剂、配制5%氟铃脲乳油、40%丙溴磷乳油;并配制丙溴磷与氟铃脲乳油的混剂,混剂中丙溴磷30%(折百)、氟铃脲2%(折百)、乳化剂10%、溶剂补足至100%,即配置成32%丙溴·氟铃脲乳油。以二化螟三龄幼虫为防治对象,采用点滴法,测定丙溴磷单剂、氟铃脲单剂以及两者混剂对二化螟三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在此基础上用孙沛云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具体测定结果见表一。
从表一的测定数据可以看出,丙溴磷与氟铃脲乳油混剂的CTC值为268.79,大于120,表明丙溴磷与氟铃脲混配具有显著增效作用。
表一丙溴磷与氟铃脲乳油混配增效测定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科达化工有限公司,未经烟台科达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64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