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妇科炎症的纳米银高效抗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013768.1 | 申请日: | 2009-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735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霞;孟桂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明霞;孟桂荣 |
| 主分类号: | A61K33/38 | 分类号: | A61K33/38;A61K9/22;A61K9/46;A61P15/00;A61P15/02;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100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妇科炎症 纳米 高效 抗菌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于妇科炎症的纳米银高效抗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器械技术研究领域。
技术背景
据权威资料统计,90%以上的成年女性一生中要患一至两次妇科炎症,外阴瘙痒、白带异常、小腹胀痛、阴道出血、尿频尿急、房事后出血、不规则月经等症状就是妇科炎症预兆,妇科炎症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临床常见的妇科炎症主要有:外阴炎、阴道炎、子宫颈炎、前庭大腺炎、盆腔炎等,出现外阴瘙痒、灼热肿痛、阴道充血、白带豆渣样、白带量多、性交疼痛,尿频、尿急、尿痛、下腹坠胀等症状,往往反反复复,经久不愈。
造成妇科炎症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生理原因和病理原因:生理原因主要有:
1、女性外阴部位皮肤娇嫩,汗腺丰富,皱褶多,隐蔽不暴露,透气性差,最容易被病菌攻击。
2、女性的生殖器、腹腔与外界相通,这是女性生殖器的独特之处,病菌可由阴道进入子宫。
3、通常情况下,阴道内有大量的乳酸杆菌,它分解糖原产生乳酸,使阴道内呈酸性环境,不利于有害菌的生长,但在局部抵抗力下降时,有些病菌和病原体就会乘虚而入。
4、阴道口与尿道口、肛门临近,受到尿液、粪便的污染,容易滋生病菌。
5、由于月经、妊娠等原因,子宫颈长期浸泡于刺激性的分泌物中,上皮脱落,容易导致宫颈内膜褶皱以及腺体内多种病原体潜藏其中。
病理原因:
1、经期不注意卫生:使用不洁卫生垫,经期性生活等。
2、宫腔手术操作消毒不严。
3、人流、分娩等妇科手术对宫颈及阴道造成损伤,引发感染。
4、女性外阴和阴部粘膜是参与性活动的重要器官,性生活会对局部组织产生损伤或交叉感染。
5、感染传播疾病:不洁性生活、性交过频导致病原体的入侵。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过度搔抓、摩擦、热水洗烫,经常使用强碱性的肥皂洗浴而引起阴道酸碱环境改变,滥用广谱抗生素,从而破坏阴道酸性抗菌屏障,导致阴道正常菌群失调,容易引起感染。
经过充分的调研发现,目前市场上用来治疗妇科炎症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口服片、洗液、喷剂、凝胶、栓剂和泡腾片等。口服片吸收较少,容易对消化道形成刺激,而且需长期服用;洗液占有很大的市场,但是由于其包装一般较大,不便于携带,在出差旅行时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质量参差不齐,药物成分复杂,疗效不确切;喷剂在使用时也不方便,且包装成本较高,不提倡推广;凝胶使用时存在诸如使用、携带不便、疗效较差等这样那样的缺陷;栓剂则容易造成药物流失,而且卫生性较差;单纯使用泡腾片时由于其遇水反应剧烈,置入时较为不便,外周环境干燥时药物不易释放。
纳米银(Nano Silver)就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纳米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动物试验表明纳米银抗菌微粉即使用量达到标准剂量的几千倍,受试动物也无中毒表现。同时,它对受损上皮细胞还具有促进修复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遇水抗菌效果愈发增强,更利于疾病的治疗,是最新一代的天然抗菌剂,纳米银杀菌具有以下特点:
1、广谱抗菌:纳米银颗粒直接进入菌体与氧代谢酶结合,使菌体窒息而死的独特作用机制,可杀死与其接触的大多数细菌、真菌、霉菌、孢子等微生物。
2、强效杀菌:据研究发现,Ag可在数分钟内杀死650多种细菌。纳米银颗粒与病原菌的细胞壁/膜结合后,能直接进入菌体、迅速与氧代谢酶的巯基(-SH)结合,使酶失活,阻断呼吸代谢使其窒息而死。独特的杀菌机理,使得纳米银颗粒在低浓度就可迅速杀死致病菌。
3、渗透性强:纳米银颗粒具有超强的渗透性,可迅速渗入皮下2mm杀菌,对普通细菌、顽固细菌、耐药细菌以及真菌引起的较深处的组织感染均有良好的杀菌作用。
4、修复再生:纳米银可促进伤口愈合,促进受损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去腐生肌,抗菌消炎改善创伤周围组织的微循环,有效地激活并促进组织细胞的生长,加速伤口的愈合,减少疤痕的生成。
5、安全无毒:早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生银,无毒;美国公共卫生局1990年《关于银毒性的调查报告》中说明:银对人体无明显毒副作用;纳米银是局部用药,银含量少,是最安全的用药方式。经试验考察发现小鼠在口服最大耐受量925mg/kg,即相当于临床使用剂量的4625倍时,无任何毒性反应,在兔的皮肤刺激实验中,也没有发现任何刺激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明霞;孟桂荣,未经王明霞;孟桂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3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笔记用具用笔夹
- 下一篇:光学元件的成型方法和装置以及光学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