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葫芦素类活性成分的经皮给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2907.9 | 申请日: | 2009-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23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13 |
发明(设计)人: | 徐晖;邓意辉;盛秋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575 | 分类号: | A61K31/575;A61P1/16;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宇彤 |
地址: | 110016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葫芦 活性 成分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涉及包含葫芦素类活性成分的经皮给药组合物,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肝炎或癌症的经皮给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文献报道,葫芦素类成分具有多种治疗活性,其中多个组分具有细胞毒作用、 保肝作用、抗炎作用、心血管作用以及抗糖尿病作用(参见Jayaprakasam B,et al., Anticancer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cucurbitacins from Cucurbita andreana.Cancer Lett,2003,189:11-16.和Yesilada E,et al.,Isolation of an anti-inflammatory principle from the fruit juice of Ecballium elaterium.J Nat Prod,1988,51:504-508.)。近年来,有研究报道证实:葫芦素B、D、E以及I能 够抑制一些癌细胞株的增长,并抑制环氧化酶2而非环氧化酶1;葫芦素B和I 对黑色素瘤细胞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葫芦素B和E的葡萄糖苷对人乳腺癌 可起到有效的化学预防作用;二氢葫芦素B能够抑制人乳腺癌细胞株Bcap37、 HeLa、SW620、SMMC-7721、K562和MCF-7增生,在很低浓度时即可诱导 人乳腺癌细胞Bcap37凋亡;葫芦素B对人乳腺癌细胞ER、Her2神经鞘的增生 以及p53突变体,均表现出明显的抗增生能力;葫芦素B、E对鼻咽癌细胞具有 较强的杀伤作用,同时能促进正常淋巴细胞的转化功能;葫芦素B能有效地诱导 骨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细胞周期停滞以及肌纤蛋白细胞骨架变质(杨凯. 颈淋巴结靶向葫芦素BE聚乳酸纳米微粒的急性毒性和局部刺激实验研究.华西 口腔医学杂志,2001,19(6):380-382.Peters RR,et al.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the products from Wilbrandia ebracteata on carrageenan-induced pleurisy in mice.Life Sci,1999,64:2429-37.Yang L,et al.23,24-Dihydrocucurbitacin B induces g2/M cell-cycle arrest and mitochondria-dependent apoptosis i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Bcap37).Cancer Lett,2007,256(2):267-278.Haritunians T,et al.Cucurbitacin B induces differentiation,cell cycle arrest,and actin cytoskeletal alterations in myeloid leukemia cells.Leukemia Res,2008,32(9):1366-1373.)。葫 芦素类活性成分在肝炎、多种肿瘤疾病等的治疗方面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目前,处于研发阶段的以葫芦素类物质作为活性成分的剂型包括经口服给药 的片剂、滴丸和胶丸,以及经注射给药的注射液和脂质体等(史汉华.甜瓜蒂注 射液的药理实验.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5,5(7):27;张霄翔,苏德森.葫芦素BE 脂质体的制备与性质研究.中草药,1991,22(2):62.沙静姝,毛洪奎.葫芦素片. 药学通报,1986,21(6):357.);其中已上市用于临床的产品仅有葫芦素片,其主要 活性成分为葫芦素B和葫芦素E,临床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和原发性 肝癌。
虽然现有的葫芦素片剂从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葫芦素类活性成分的治疗活性, 为肝炎或癌症病人带来了更多的生存机会或生活质量的改善,但是葫芦素片剂的 应用存在着多方面的局限性,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①给药体积大,对于吞咽 有困难或厌恶口服给药的人群而言顺应性差;②具有首过效应,在体内易被清 除,从而增大了给药剂量且增大了胃肠道副作用;③不能以平稳的给药浓度对 机体给予有效的血药浓度,从而治疗效果差,且需要频繁给药。因此,当前十分 有必要寻找一种新的给药剂型来克服上述缺陷,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药科大学,未经沈阳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29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向球阀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