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硅胶表面共聚反应的色谱分离材料及其制备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2845.1 | 申请日: | 200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7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谋;梁图;金高娃;梁鑫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0/286 | 分类号: | B01J20/286;B01J20/287;B01J20/3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周秀梅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硅胶 表面 共聚 反应 色谱 分离 材料 及其 制备 | ||
1.一种基于硅胶表面共聚反应的色谱分离材料,其特征在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硅烷试剂在硅胶表面经过共聚反应,形成“非极性/极性共聚固定相”,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Silica Gel为硅胶;NP代表非极性基团,其为碳原子数为1~30的正链烷基和苯基中一种或多种;P代表极性基团,其为末端带有氯原子、溴原子、氰基、胺基、苯磺酸基、磺酸基、羧基、季铵基和醇基官能团的碳原子数为1~12的正链烷基中一种或多种。
2.一种权利要求书1所述分离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硅胶表面共聚反应制备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功能基团的分离材料,包括如下步骤:
a.硅胶预处理:硅胶加入体积浓度为1%~38%的盐酸或硝酸溶液中,加热回流搅拌1~48小时,过滤,水洗至中性,于100~160℃下干燥至恒重;
b.水合:步骤a所得干燥硅胶置于相对湿度为20%~80%的气氛中24~72小时,使硅胶吸水增重0.5%~10%,得水合硅胶;
c.硅胶表面共聚:将步骤b所得水合硅胶置于玻璃或者聚四氟乙烯反应容器中,在氮气氛围下加入有机溶剂,搅拌均匀,滴加非极性硅烷试剂和极性硅烷试剂混合物,保持温度为20~200℃条件下搅拌2~48小时;
d.洗涤和干燥:将步骤c的反应体系冷却至室温,减压过滤、沉淀依次分别采用甲苯、二氯甲烷、甲醇、水、四氢呋喃、甲醇洗涤,固体产品在60~100℃条件下干燥12小时,得成品。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有机溶剂为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可为苯系物和烷烃中的一种。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有机溶剂为甲苯、乙苯、二甲苯、正己烷、正庚烷、正戊烷、正辛烷或环己烷。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有机溶剂的使用量为每克水合硅胶使用2mL~100mL有机溶剂。
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非极性硅烷试剂结构式为:
其中X为氯原子,甲氧基或乙氧基;n为0~29,A为苯基或甲基。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极性硅烷试剂结构式为:
其中X为氯原子,甲氧基或乙氧基;n为1~12,B为氯原子、溴原子、氰基、胺基、苯磺酸基、磺酸基、羧基、季铵基或醇基。
8.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非极性硅烷试剂和极性硅烷试剂的比例为1/100~100/1。
9.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非极性硅烷试剂和极性硅烷试剂总的使用量为每克水合硅胶使用0.5mmol~5mm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28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