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青海盐湖水氯镁石转化的氢氧化镁煅烧高纯镁砂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2629.7 | 申请日: | 2009-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07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广;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庆广;杨帆 |
主分类号: | C04B2/12 | 分类号: | C04B2/12;C04B35/66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群 |
地址: | 114200辽宁省海城***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青海 盐湖 水氯镁石 转化 氢氧化镁 煅烧 高纯 镁砂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冶金用耐火材料的生产技术领域,氢氧化镁一、二步煅烧生产特级高 纯镁砂的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钢铁冶炼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耐火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是耐火材料生产 大国,从资源到产品都居世界首位,但是各类耐火材料产品的档次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仍 存在相当的差距,我国的耐火材料产品基本还在中低档。辽宁海城和大石桥地区是镁资源 和镁质产业的生产基地,但是传统的生产工艺生产出中低档次的产品,其MgO纯度,体 积密度仍达不到理想的指标,造成了镁资源的巨大浪费。以普通高纯镁砂为例,与海水镁 砂相比,其售价仅为海水镁砂的五分之一。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出的优质高纯镁砂进入海水 镁砂市场,其MgO含量为97.7%、体积密度3.35-3.40g/cm3,其售价也只是海水镁砂售价 的三分之二。所以,以现有的菱镁矿资源,生产出高纯度、高密度的优质高纯镁砂与海水 镁砂相抗衡是本行业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申请人于2006年3月16日申请了发明专利《天然隐晶型菱镁矿二步煅烧生产优质 高纯镁砂的工艺》,并获得了专利权,专利号为ZL200610046057.0,该工艺是将隐晶型菱 镁矿,用水洗涤干燥后,破碎,在沸腾炉或悬浮炉内焙烧,然后分级细磨,然后干法压球; 经48小时养护后,进入高温油竖窑煅烧、保温、出窑,其产品中MgO含量为98%-99%, 体积密度3.40-3.45g/cm3。与海水镁砂相比,生产成本低,耐火强度高。
但是,现有的原料都是使用天然显晶型或隐晶型菱镁矿,显晶型菱镁矿的特级矿储量 贫瘠化,资源储量萎缩,生产的高纯镁砂MgO含量不足97%,与海水镁砂相比,没有市 场竞争力。隐晶型菱镁矿资源储量较少,原料来源受限制。
青海盐湖的水氯镁石储量为60.5亿吨,而且每年以3000万吨的量在增长,如果将水 氯镁石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将是一个科学、环保的循环经济,解决了镁害,造福后代。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总结了丰富的高纯镁砂生产经验,利用青海盐湖的水氯镁石转化的氢氧化镁 为原料,采用一步煅烧或二步煅烧的方式生产高纯镁砂,工艺合理,原料来源广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采用青海盐湖水氯镁石转化的氢氧化镁煅烧高纯镁砂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水份小于8%、粒度40-60μm的氢氧化镁,通过闪蒸干燥,闪蒸干燥温度为400-500 ℃,氧化镁粒度30-50μm;
2)氧化镁经分级细磨,小于10μm的进入下道工序;大于10μm的进入细磨;
3)加钙混合、压球;加上述原料总重量的0.02-0.03%的氧化钙,高压干法压球,压 球的坯料与细粉的比例为6∶(3-4),球的体积密度B.D>2.10g/cm3;
4)球坯经养护干燥,球坯体积密度B.D>2.15g/cm3;
5)高温油竖窑煅烧,温度为1950-2050℃;成品,包装。
采用青海盐湖水氯镁石转化的氢氧化镁煅烧高纯镁砂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水份小于8%,粒度40-60μm的氢氧化镁,经焙烧,焙烧温度850-870℃;氧化镁 灼减小于2%,氧化镁含量大于98%;
2)氧化镁经分级细磨,小于10μm的进入下道工序;大于10μm的进入细磨;氧化镁 比表面积大于10m2/g,活性小于30秒;
3)加钙混合、压球;加上述原料总重量的0.02-0.03%的氧化钙,高压干法压球,压 球的坯料与细粉的比例为6∶(3-4),球的体积密度B.D>2.10g/cm3;
4)球坯经养护干燥,球坯体积密度B.D>2.15g/cm3;
5)高温油竖窑煅烧,温度为1950-2050℃;成品,包装。
所述的焙烧设备为多层炉、悬浮炉、沸腾炉、动态旋流焙烧炉、或其它焙烧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庆广;杨帆,未经杨庆广;杨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26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