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高压瓷套式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10888.6 | 申请日: | 200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7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叶立茂;刘起江;张海滨;王利民;吕宏;刘飞;何维涛;于清波;孙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抚顺电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13126***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瓷套式无 间隙 氧化锌 避雷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特高压交流氧化锌避雷器,具体涉及的是能适用于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工程的瓷套式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
背景技术
为了进一步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我国将建设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电网,实现跨区域远距离大范围的电力输送,减少电量损失。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避雷器要具有:吸收能量大、保护特性好、能够安全稳定的长期运行。目前在750千伏及以下的交流超高压输电工程中使用的避雷器,普遍是由四节及以下的避雷器元件串联后构成,避雷器元件内部为单柱电阻片柱。因其能量吸收和保护性能有限,无法适用于交流特高压电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高压瓷套式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避雷器元件、均压环和底座,其特征是:它有五节避雷器元件串联组成,每节元件内部有四柱电阻片柱并联,元件之间由垫板隔开。
为加大设备总体的吸收能量和降低设备残压提高保护性能,避雷器内部采用四柱电阻片并联结构,每节元件内的四柱电阻片由均流连接板将其分成五组,由于采用多柱电阻片并联,使流过电阻片柱电流的平均分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每层电阻片柱上的电压都相同,所以能量的分配等于流过电阻片柱电流的分配;同时,保护水平是由流过电阻片柱电流最大的那柱的残压决定的,所以均匀的电流分布才能使设备保护性能更好。我们采用了精确配组和逐个检验的方法,保证了电流分布系数小于1.08;
避雷器电压分布直接影响避雷器的使用寿命,由于适用于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工程的避雷器的总高达到近13米,这使其对地的杂散电流更不均匀,如何选择均压环结构和并联补尝电容,使其电压分布均匀就尤为重要。本发明采用在元件内部并联均压电容和外部均压环两种方式来达到均压目的,具体是:在避雷器元件内部有并联电容器组,其中上一节并联四柱电容器,上二节并联五柱电容器,上三节并联二柱电容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量吸收显著地提高,电位分布更加均匀,大大改善了避雷器的保护性能,完全适用于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工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是一节避雷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电容器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避雷器总成高度13125mm,每节避雷器元件2的高度2360mm,最大外伞径φ750mm,总重7500kg。避雷器由五节相互独立元件串联组成,每节元件之间由垫板隔开,避雷器顶端装有一均压环1,下部通过绝缘底座与基础相固定。
均压环为四环三层结构,材质为铝合金。最大环外径φ3660mm,下潜深度2300mm,铝管外径φ200mm。
参见图2,避雷器内部采用四柱、φ136mm电阻片3并联结构,每节元件内的四柱电阻片由均流连接板4将其分成五组;每组由8-9片串联四柱并联,以保证电流分布系数小于1.08。
参见图3,在上三节避雷器元件内部有并联电容器组5,具体是:其中上一节并联四柱电容器51,每柱40只陶瓷电容器;上二节并联五柱电容器,每柱43只陶瓷电容器;上三节并联二柱电容器,每柱40只陶瓷电容器。
本发明的性能如下表
本发明在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中,提高了设备保护水平,降低了变压器等大型设备的外绝缘水平,保证了输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以及长期运行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抚顺电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抚顺电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108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梯度矫顽力钕铁硼磁体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缆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