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杆、具备该负载杆的悬架以及悬架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006550.3 | 申请日: | 2009-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07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池知洋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5/48 | 分类号: | G11B5/4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雒运朴;李伟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具备 悬架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盘片装置的悬架中的负载杆、具备该负载杆的悬架以及 悬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硬盘驱动器(HDD)、光磁盘驱动器等磁盘装置用头在 高速旋转的磁盘上保持微小间隔地浮动于磁盘上,读写磁盘上的信息。 伴随近年来记录密度变高的发展趋势,头尺寸变小,上浮量也变小,为 了正确地读写磁盘上的信息,抑制头部的振动进行精密地定位很重要。
悬架的构造,一般如图10所示那样,包含磁头1、支承磁头的悬架 2、固定悬架的安装台3。此外,悬架2包含一般由精密的薄板弹簧构成 的负载杆、底板(未图示)、柔性件(未图示)等。
上述头部,会从磁头1的驱动装置和使盘片旋转驱动的马达等受到 振动,因此由板簧等形成的悬架2会变形,磁头1的位置偏离而容易产 生读取误差和写入误差。在此,为了减少乃至消除悬架2的振动,提案 有将如图11所示那样的由约束体15和粘弹性体16层叠而成的减振片 14(也称作“缓冲器”)粘贴到悬架2的负载杆上的方法。
根据此方法,被夹在振动的悬架2与约束体15之间的粘弹性体16 伴随着悬架2的振动变形而变形,产生内部抵抗(分子摩擦),由于将 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所以悬架2直接受到的振动能量大幅被减少,获 得了减振效果。如图12所示,将减振片粘贴到悬架2的负载杆上后, 与粘贴前相比较,通过缓冲效果,各模式的增益峰值都下降。
另外,在悬架中,如图3(A)、图4(A)所示那样,为了提高负载 杆的刚性,立起负载杆的宽度方向的两边缘部(称为凸缘(rib)弯曲)。 此外,为了保持磁头相对磁盘的适当的上浮量,负载杆的与台3接近的 根部稍微弯曲(称为荷重弯曲)。这样,在该弯曲加工之前粘贴了减振 片的情况下,在进行负载杆的凸缘弯曲和荷重弯曲时,减振片有可能会 与弯曲工具发生干涉,因此在实际的制造工序中,如图9所示那样在对 负载杆进行弯曲加工后粘贴减振片。
但是,在将减振片粘贴到负载杆上时,为了使减振片的粘弹性体粘 结在负载杆上,必须以一定的荷重朝向负载杆推压减振片。这样,在弯 曲加工负载杆后粘贴减振片时,会存在此时的推压力使负载杆形状变形 的情况。当负载杆变形后,存在因为该变形而破坏了弹簧荷重等静态特 性和共振等动态特性的问题。由此,会破坏悬架的商品性和使用特性。
此外,在将减振片粘贴到负载杆上时,减振片相对负载杆的错位也 会影响悬架的特性,但是一直以来,由于在没有显示粘贴位置的平的薄 板弹簧构成的负载杆上粘贴减振片,所以实际上正确的定位很困难。
此外,在弯曲加工负载杆后粘贴减振片的现有的制造工序中,立起 的凸缘等会妨碍减振片的粘贴,此外,因为要在负载杆上一个一个地粘 贴减振片,所以操作性差。
此外,在将减振片推压粘贴到负载杆上时,有时粘弹性体会由于较 大的推压力而向周边较多地溢出。此时,虽然必须除去该溢出,但是这 不仅很麻烦而且很难干净地除去。此外,在粘贴了减振片之后,存在以 包围其周围部分(粘弹性体)的方式用树脂等涂覆材料对其进行覆盖的 情况,但是由于涂覆材料的使用量多,所以不利于负载杆的轻量化。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10-1625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平9-919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的情况而做出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粘贴 减振片导致的变形少,具有稳定的特性的负载杆、悬架以及悬架的制造 方法。
本发明的负载杆,是构成支承磁头的悬架、由薄板弹簧构成的负载 杆,其形成有用于收容减振片的凹坑部。
上述凹坑部通过局部蚀刻形成,也可以通过模具加工形成。此外, 还可以通过将2个薄板重合而形成,在其中1个薄板上形成有比减振片 大的贯通孔。
优选上述凹坑部的深度大于等于粘贴后的减振片的厚度。
本发明的悬架,是支承磁头的悬架,其具备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负 载杆,并且在上述凹坑部中粘贴有减振片。
在上述悬架的制造方法中,在负载杆的上述凹坑部中粘贴了减振片 后,对负载杆进行弯曲加工。
在上述悬架的制造方法中,由薄板弹簧材料以连接状态形成多个上 述负载杆,在各负载杆的上述凹坑部中粘贴了减振片后,对负载杆进行 弯曲加工,并将负载杆个别地切割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发条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发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0065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