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切削工具、无缝管制造用钢坯的切断方法及无缝管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28348.1 | 申请日: | 2008-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80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神地康弘;神田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D61/02 | 分类号: | B23D61/02;B23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切削 工具 无缝 制造 钢坯 切断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切削工具、无缝管制造用钢坯的切断方法及无缝管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特别涉及在切断无缝管制造用钢坯时仅在切断后的某一个钢坯中易于产生飞边(burr)、由此能够抑制无缝管产生外表面缺陷的旋转切削工具、无缝管制造用钢坯的切断方法及无缝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利用曼内斯曼芯棒式无缝管轧机方式制造无缝管的过程中,首先,在用旋转炉底式加热炉加热原料钢坯之后,将其依次供给到轧制生产线。具体地讲,在穿孔轧制机中使用穿轧顶头和轧辊穿孔轧制钢坯来制造空心管坯。接着,向上述空心管坯的内表面以串状插入芯棒,在包括多个轧机的芯棒式无缝管轧机中用孔型辊约束空心管坯外表面地进行延伸轧制,将空心管坯减薄至规定壁厚。之后,拔出芯棒,用包括多个轧机的定径轧制机将上述减薄后的管坯定径轧制为规定外径,得到成品。
在加热炉中加热后的钢坯在穿孔轧制机中穿孔轧制之前,被切断为与无缝管的成品长度相应的长度。为了切断钢坯,采用沿着外周部设有多个刃部的大致圆形的旋转切削工具。在使该旋转切削工具沿圆周方向旋转的状态下,使旋转切削工具自与钢坯的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朝向钢坯移动,从而将钢坯在与其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切断。
利用定心机的(centering machine),在切断后的各钢坯(以下,为了与切断前的钢坯相区别,将切断后的钢坯适当地称作“钢坯片”)的端面中心形成凹部。该定心机包括夹具和冲头,在用夹具把持钢坯片的一个端部外表面的状态下,将冲头按压在该一个端部侧的端面中心,形成凹部。然后,在穿孔轧制机中,将穿轧顶头的顶端抵接在该钢坯片的凹部,对钢坯片进行穿孔轧制。
在此,有可能在穿孔轧制后的空心管坯甚至无缝管的外表面产生被称作外斑痕缺陷(outer eruption flaw)的、像肌肤起斑疹那样的形态的外表面缺陷,期望抑制产生该外表面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即是鉴于该以往技术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无缝管产生外表面缺陷的旋转切削工具、无缝管制造用钢坯的切断方法及无缝管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人对无缝管产生外表面缺陷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将无缝管制造用钢坯在与其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切断时,在切断后的钢坯片的端部产生飞边的情况是原因之一。具体地讲,若在利用定心机设有凹部的一侧的端部产生飞边,则在用定心机设置凹部时,该飞边被压焊在钢坯片的外表面,有可能产生外表面缺陷。
本发明人进一步反复研究,得到了以下见解。
在切断钢坯所采用的以往的旋转切削工具中,其刃部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面(切削钢坯外表面的一侧的端面)是与正交于旋转方向的旋转切削工具的厚度方向平行的面。如图3所示,在使用该以往的旋转切削工具100’将钢坯B在与其长度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切断时,会引起飞边的切削屑也有可能向旋转切削工具的厚度方向的任一朝向流动。即,有可能在切断后的两个钢坯片B1、B2的端部产生飞边B’。因此,若将在端部产生了飞边B’的切断后的两个钢坯片B1、B2向它们的长度方向的相同朝向(图3所示的箭头I的朝向)输送,分别用定心机(如图3所示,包括夹具20和冲头30)设置凹部,则某一个钢坯片(图3所示的例子中是钢坯片B1)便是在产生了飞边B’的一侧的端部端面设置凹部,有可能在该钢坯片B1甚至无缝管上产生外表面缺陷。因而本发明人得出这样的见解,即,为了抑制产生外表面缺陷,以仅在切断后的某一个钢坯片的端部易于产生飞边的方式进行切断,在与产生了飞边的一侧相反侧的端部端面设置凹部即可。
本发明人根据上述新的见解,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切削工具,该旋转切削工具为大致圆形,沿着其外周部设有多个刃部,其特征在于,上述刃部的旋转方向下游侧的端面相对于与旋转方向正交的厚度方向倾斜1°以上、10°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83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