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绕制方法及绕线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80121510.7 | 申请日: | 2008-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3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幸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萨比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B65H54/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徐敏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绕线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制方法及绕线机,特别是涉及一种适于使用细线的小型空心线圈绕制的绕制方法及绕线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空心线圈的小型化也正在向前推进。相应地,作为原料的线材(金属线)正逐年被细线化。绕线芯轴的小径化、截面形状的多样化也正在向前推进。相应地,维持线圈第一层的整齐性变得越加重要。因为如果整齐性差就会容易引起第二层以后的乱线。在此,所谓截面形状的多样化,并不是指绕线芯轴截面呈圆形或略椭圆形,而是指椭圆率较高的椭圆、与长边相比短边较短的长方形或多边形,且这些边为曲线形状等。
本发明以提高上述线材的整齐性为目的,例如提供一种如专利文献4中所述的绕线机。本申请人也已申请了专利文献5中所述的绕线机。其它还有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中所述的绕线机。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4-753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5-4757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文献特公平7-174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8-22524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7-294549号公报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不仅是绕线机,只要是生产设备通常都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线材的细线化、绕线芯轴的小径化以及截面形状的多样化等都会成为提高生产效率的障碍。
上述障碍之原因可以解释如下。首先,关于线材的细线化,随着其直径的变细,对线材绕制位置的控制变得越难,容易使线材整齐性劣化。在此,所谓线材绕制位置,是指通过了线材导板的线材准确地绕制在绕线芯轴上的那个位置。
另外,若线材越细,其强度越弱。因此,如果要提高为提高生产速度的线材供给速度,则线材的通过路线,例如在线材起始位置的线轴与张紧装置之间、张紧装置与线材导板之间、线材导板与绕制位置之间等处,容易产生线材的摇晃或振动。
这将导致线材绕制位置的轻微偏离及进给速度的不稳定,造成线材整齐性劣化。特别是,在线材导板前后产生的摇晃及振动,将对整齐性带来较大的影响。
此外,绕线芯轴的小径化、截面形状的多样化也容易成为提高生产率的障碍。那是因为,这些可能会使防止乱线的重要注意事项即交叉点的位置不稳定,并使线材的整齐性劣化,或者导致在程序上花费时间。
即,在绕线机中,为了使交叉点的位置稳定,而准确地调整定位夹具的旋转角及绕线芯轴的旋转角。在图7中举出了一例。在图中,91是定位夹具、92是夹具罩、93是绕线芯轴。
在此,假设定位夹具91、夹具罩92以及绕线芯轴93之旋转角的各基准线一致指向正上方。利用L1代表上述基准线。原本应该从夹具罩92的旋转中心向上方延伸,但为了显示与线材导入槽94之间的角度,使上述位置与绕线芯轴93纵向侧的直线边缘相一致。在夹具罩92的内表面中央用双点划线表示的椭圆形表示绕线芯轴93的抵接位置。
在各基准线一致指向正上方时,线材导入槽94指向仅偏离该基准线7~10度的逆时针方向(图7)。这样,线圈的交叉点位置得以稳定。
因此,若要改变生产品种,在更换各夹具91、92及绕线芯轴93时,有必要很好地维持上述夹具罩92与绕线芯轴93的旋转角度之间的关系。
然而,上述绕线芯轴的小径化、截面形状的多样化使维持上述关系变得困难。那是因为,或是因为小径或是因为截面形状复杂,可能会轻微地影响对线材绕线芯轴的渐进角,使交叉点位置不稳定。
另外,定位夹具91、夹具罩92以及绕线芯轴93,分别以各自的主轴旋转(主轴仅图示定位夹具侧的95)。这也是导致交叉点位置不稳定的一种原因。当然,各个主轴同步地旋转。但是,无论是采用电性同步还是采用机械性同步,调整旋转角或维持旋转角都需要相应的技巧与工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绕制方法及绕线机,从而在线材的细线化、绕线芯轴的小径化、绕线芯轴截面的多样化等进程中,尤其能够维持第一层的整齐性及交叉点位置的稳定性等,所以能够以更快的速度进行绕制,并且在变更产品时的程序上也不花费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萨比克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萨比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21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