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纤维变性的哌啶基氨基噻吩并[2,3-d]嘧啶类化合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80111270.2 申请日: 2008-09-04
公开(公告)号: CN101820882A 公开(公告)日: 2010-09-01
发明(设计)人: K·加农;P·B·格雷厄姆 申请(专利权)人: EPIX特拉华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1/519 分类号: A61K31/519;A61P1/16;A61P43/00;A61P13/12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代理人: 袁志明
地址: 美国马*** 国省代码: 美国;US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治疗 纤维 变性 哌啶 氨基 噻吩 嘧啶 化合物
【说明书】:

相关的申请

本申请要求享有2007年9月4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0/969,820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利益,通过引用将其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一般地说,发明涉及5-羟色胺(5-羟基色胺或5-HT)受体调节剂,例如拮抗剂的领域,更特别涉及作为5-HT调节剂的哌啶基氨基噻吩并[2,3-d]嘧啶类化合物,并且涉及这些化合物在治疗和/或预防纤维变性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纤维变性的特征是纤维组织的异常蓄积。纤维组织天然积蓄是修复损伤的身体组织生理学过程的一部分。但是,纤维组织的异常积蓄可以对身体器官有害,损害器官的正常功能。例如纤维组织在肝、肺和肾中的异常蓄积可以损害这些器官的正常功能。

肝纤维变性的发生是对慢性肝损伤的创伤愈合应答的一部分。导致纤维变性的肝损伤可以由寄生虫感染、创伤和自身免疫疾病导致。导致肝纤维变性的寄生虫感染可以由细胞外寄生物(例如血吸虫(Shistosome)、支睾吸虫(Clonochis)、片吸虫(Fasciola)、后睾吸虫(Opisthorchis)和双腔吸虫(Dicrocoelium))或细胞内寄生物(例如真菌和某些细菌)导致。血色素沉着、Wilson病、酒精中毒、血吸虫病、胆管梗塞、暴露于毒素、代谢障碍、某些细菌感染、败血症、低氧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暴露于某些药物也可以导致肝纤维变性。

肝纤维变性的另一个原因是病毒感染。例如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病毒,以及从肝细胞获取营养的其它病毒可以导致肝纤维变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肝纤维变性的主要原因。据估计,丙型肝炎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约1亿7千万人,包括西欧的5百万人和美国的2.7-4百万人(Vrolijk等人,(2004)Netherlands J.Med.62:76-82;Saadeh和Davis(2004)ClevelandClinic J.of Med.71:S3-S7;Foster(2003)Expert Opin.Pharmacother.4:685-691)。在最发达国家,HCV的患病率在0.5%-2%之间变化,但是在埃及高至20%(Foster,同上)。某些报道表明那些被HCV感染的约70-80%发展慢性感染,其中约四分之一在20年内处于发展严重纤维变性的风险中,一半在50年内处于发展严重纤维变性的风险中。被慢性感染的个体有一半保持相对无症状(Schuppan等人,(2003)Cell Death and Differentiation 10:S59-S67;Patel和McHutchison(2003)Chronic Hepatitis C 114:48-62)。

用于治疗或预防肝纤维变性的治疗方法是重要的,因为肝纤维变性可以导致肝硬化,肝衰竭,甚至死亡。此外,目前用于治疗肝纤维变性的治疗方法(其包括移除潜在的原因(例如毒素或感染因子),使用皮质甾类物质或IL-1受体拮抗剂抑制炎症,以及使用γ干扰素或抗氧化剂下调星状细胞活化作用)各自存在缺陷。

肾纤维变性可以响应于多种病况(包括高血压)而发生,并且作为某些药物治疗的副作用而发生。肾纤维变性损害肾功能,并且可以导致慢性肾衰竭、肾排泄废物、浓缩尿和保存电解质的能力的逐渐和进行性丧失。但是,用于这种减轻疾病的治疗选择是有限的。

因此,依然需求用于治疗纤维变性的新方法和组合物。

发明概述

本发明部分涉及通过给予5-HT调节剂(例如5-HT2B调节剂)治疗或预防受试者纤维变性的方法。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5-HT调节剂是哌啶基氨基噻吩并[2,3-d]嘧啶类化合物。例如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治疗或预防受试者器官纤维变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治疗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或包含治疗有效量的式I的化合物的组合物给予有此需的受试者,其中式I表示如下:

包括其药用可接受的盐、溶剂合物和/或酯;

其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PIX特拉华公司,未经EPIX特拉华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12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