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透镜组件的方法以及具有所述组件的相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11161.0 | 申请日: | 2008-10-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1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埃德温·玛丽亚·沃尔特林;科恩·赫拉德·德梅尔;亚历山德拉·埃马努埃拉·魏因贝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泰约恩国际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D11/00 | 分类号: | B29D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荷兰埃***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透镜 组件 方法 以及 有所 相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依靠复制工艺制造透镜组件的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透镜组 件,透镜组,以及具有所述透镜组件的相机。
背景技术
从US 3,532,038可知一种光学系统,其中透明的基座部件具有一双凸透镜 空腔,该空腔充满折射液体,该液体的表面覆盖有盖体部件。该盖体部件具有 一光圈挡片,其上最终设有第二基座部件,该第二基座部件亦具有一双凸透镜 空腔,该空腔同样地充满折射液体。
从US 2004/0100700可知一种制造微透镜阵列的方法,其中,模具的空腔 内充满UV可固化树脂,同时,空腔之外的树脂通过在模具顶端放置透明的石英 板而被除去。之后,空腔内的液体成型为多个单独的透镜,在所述透明板上涂 敷第二UV可固化树脂层,该树脂层通过使用该已成型的单独的透镜来固化。固 化的第二树脂层的多余部分通过使用有机溶剂被除去。所述文档仅提及了一层 的复制透镜,其透镜是分离排列的且不存在任何互联。
导言部分所提及的复制工艺从专利号为4,756,972和4,890,905的美国专利 本质上已可得知,其中揭示了通过复制工艺的方式制造高质量光学零件的可能 性。这种复制工艺被认为是制造大量光学零件的快速和廉价的手段。在复制 工艺中,使用具有精确限定的表面的模具,例如,一非球面表面,并且在所述 模具的表面涂敷少量的辐射固化树脂,例如UV可固化树脂。接下来,树脂在 模具表面上分散开来,以便令模具中的空腔填满树脂,之后对孔穴进行辐照以 将树脂固化,然后使固化了的产品从模具中移出。固化的产品是模具表面的负 片(negative)。复制工艺的一个好处是具有复杂反射面(例如非球面表面) 的透镜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制造,而不必使透镜本体经受复杂的研磨和抛光过 程。
根据国际申请号为WO 03/069740,以本申请发明人的名义的专利同样可知 一种用以成型光学元件的复制工艺。
通过上述技术的介绍可见,有多种已知方法来获得由单独地制造的光学元 件构成的光学系统,因此,此类系统的尺寸被认为是较大的。此外,此类系统 的位置精度,即在X、Y和Z(透镜表面之间)方向,是很严格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复制工艺的手段来制造透镜组件的方法,其 不再需要通常使用的玻璃基片。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复制工艺的 手段来制造透镜组件的方法,其可以最小化树脂固化过程中皱缩现象的发生。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复制工艺的手段来制造透镜组件的方 法,其中可以获得透镜相互之间很高的位置精度。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复制工艺的手段来制造透镜组件的方 法,其中可以获得光学元件的实质上的整体结构,其中多种光学功能可以合并。 本发明还有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复制工艺的手段来制造透镜组件的方 法,通过该方法可以制造具有最小厚度的透镜。
引言部分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将第一液体UV可固化合成物引入到具有规律地间隔分离的空腔的第一模 具,
ii)通过UV辐照使该第一合成物固化,以获得包括彼此相邻排列的透镜的 第一透镜元件,其中该获得的透镜元件的表面是所述空腔表面的负片;
iii)在步骤ii)中固化了的第一合成物之上涂敷第二液体UV可固化的合成 物;
iv)将第二模具放置在步骤iii)中涂敷的第二合成物之上,该第二模具具有 规律地间隔分离的凹穴,通过这种方式,所述凹穴将被第二合成物填满;
v)通过UV辐照使该第二合成物固化,以获得包括彼此相邻排列的透镜的 第二透镜元件,其中该获得的第二透镜元件的表面是所述凹穴表面的负片;以 及
vi)合理地移除该第一和/或第二模具。
上面的一个或多个目的为通过进行上述步骤i)-vi)所实现。因此,所有两个 透镜元件均使用复制工艺获得。在第一合成物与第二合成物不同的一实施例中, 可以给如此制造的透镜组件赋予特定的光学性能,其也可以通过使用不同形状 的第一模具的空腔和第二模具的凹穴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泰约恩国际公司,未经安泰约恩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11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