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透镜组件的方法以及具有所述组件的相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11161.0 | 申请日: | 2008-10-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1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埃德温·玛丽亚·沃尔特林;科恩·赫拉德·德梅尔;亚历山德拉·埃马努埃拉·魏因贝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泰约恩国际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D11/00 | 分类号: | B29D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 地址: | 荷兰埃***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透镜 组件 方法 以及 有所 相机 | ||
1.一种通过复制工艺手段制造透镜组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实现以下步骤:
i)将第一液体UV可固化合成物引入到具有规律地间隔分离的空腔的第一模具,
ii)通过UV辐照使该第一液体UV可固化合成物固化,以获得包括彼此相邻排列的透镜的第一透镜元件,其中该获得的透镜元件的表面是所述空腔表面的负片;
iii)在步骤ii)中固化了的第一液体UV可固化合成物之上涂敷第二液体UV可固化合成物;
iv)将第二模具放置在步骤iii)中涂敷的第二液体UV可固化合成物之上,该第二模具具有规律地间隔分离的凹穴,通过这种方式,所述凹穴将被第二液体UV可固化合成物填满;
v)通过UV辐照使该第二液体UV可固化合成物固化,以获得包括彼此相邻排列的透镜的第二透镜元件,其中该获得的第二透镜元件的表面是所述凹穴表面的负片;
vi)合理地移除该第一和/或第二模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vi)中移除所述第二模具,并接下来进行步骤vii),其包括:在步骤v)中固化了的第二液体UV可固化合成物上设置一间隔板,以获得包括间隔板、第二透镜元件和第一透镜元件在内的第一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步骤ii)之前,在尚未固化的第一液体UV可固化合成物之上布置一种薄膜,该薄膜将封闭存在于第一模具的空腔之中的第一液体UV可固化合成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第一组件放置在步骤vi)之后所获得的产品之上,其中,该第二模具被移除,以获得一第二组件,该第二组件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元件、第二透镜元件、间隔板、第二透镜元件和第一透镜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元件的折射率与所述第二透镜元件的折射率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的:该第一液体UV可固化合成物向外遍布该第一模具流动,同时,存在于所述空腔之间的部分也具有该第一液体UV可固化合成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i)和iv)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的:该第二液体UV可固化合成物向外遍布该第二模具流动,同时,存在于所述凹穴之间的部分也具有该第二液体UV可固化合成物。
8.一种透镜组件,其上依次包括:使用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限定的方法获得的复制的第一透镜元件和复制的第二透镜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制的第一透镜元件和所述复制的第二透镜元件之间,具有一薄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具有选自由光阑、防反射、红外反射和电传导构成的群组中的一种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在400-700nm波长范围内是透明的。
12.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是柔性的,具有0.75mm的最大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是柔性的,具有0.5mm的最大厚度。
14.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是柔性的,具有0.2mm的最大厚度。
15.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一间隔物抵靠于该第一透镜元件。
16.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一间隔物抵靠于该彼此相邻排列的透镜之间的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透镜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间隔物上远离该第一透镜元件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和第四透镜元件,该第三和第四透镜元件已使用如权利要求1-7中的一项所限定的方法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泰约恩国际公司,未经安泰约恩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111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