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捕虫器有效
| 申请号: | 200880108513.7 | 申请日: | 2008-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5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J·C·威尔科克斯;J·M·韦弗 | 申请(专利权)人: | 勃兰登堡(英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M1/14 | 分类号: | A01M1/1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林振波 |
| 地址: | 英国西***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捕虫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涉及一种被识别为普通的灯具或壁灯的捕虫器。这种捕 虫器尤其应用于饮食机构。
背景技术
公知地在本领域中使用紫外(“UV”)光作为将昆虫引诱到捕 集器中的手段。UV光是具有大约在100-400纳米(“nm”)之间的 波长的一种形式的电磁辐射。尽管人眼不能检测到紫外光,但是包括 诸如蜜蜂和苍蝇的许多昆虫在内的一些动物可看到UV光。UV光被 细分成三个带宽:UV-A、UV-B和UV-C。UV-C有时被称为超 紫外光并且其特征在于100-280nm的波长。UV-B有时被称为紫外 光并且具有在280-315nm之间的波长。UV-A尤其与本发明相关, 有时被称为近紫外光并且具有在315-400nm之间的波长。常常被称 为“暗光”、“黑光”或“黑光源”的光都产生UV-A光。
存在多种关于UV-A光为何对昆虫有吸引力的理论。在它们的 自然状态下,昆虫将在位于阴影和黑暗中的植被中觅食和/或搜索食物 来源。离开此环境的方式是寻找光尤其是UV光,这是因为UV光是 太阳光的一个组分。当昆虫从植被内部飞向开放空间时,它们寻找明 亮的光隙或者光强度渐变(graduation)。另外,一些花朵、菌类和 液体反射UV-A光。昆虫被认为是将UV-A光与食物地点、交配时 机和潜在的产卵点联系在一起。因此,UV-A被认为是昆虫视觉的关 键部分。
已经观察到多种因素对于发光捕虫器的功效(即,捕获率以及昆 虫种类)存在明确的影响,该因素包括灯泡亮度、UV发射区域的大 小、灯泡朝向、捕虫器位置、闪烁频率和波长。尽管通常确实存在如 下情况,即结合有更明亮的灯泡的捕虫器将具有更大的捕获率,但是 制造商在选择灯泡亮度时必须衡量多种因素,例如关于辐射照射的管 制限制。捕虫器位置也是有关的,这是因为如果其被放置在窗户附近, 则对比(copeting)UV光源例如外部光会使捕获率最小。另外,捕虫 器理想地将被放置在昆虫通常将前往的地方;例如,捕虫器优选地与 屋顶隔开。还观察到,随着光强度增加并且当存在一些背景发光度时, 对昆虫的吸引力增加。换句话说,当发射包括高强度光和低强度光的 区域UV光图案(pattern)时,可具有更好的昆虫响应。
进一步观察到,其峰值在345-375n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稍小 于360nm的波长处的UV光源提供了最优的昆虫响应。此最优波长的 选择是基于对各种昆虫的峰值相应的实证研究。例如,家蝇在340- 350nm具有UV峰值响应。蜜蜂在336nm具有UV峰值响应。果蝇在 345和375nm处具有UV峰值响应。尽管继续对不同物种的昆虫的光 谱响应进行研究,但是从给出的示例可推断出,双翅目昆虫具有类似 的光学分辨能力,并且发射小于360nm的光的UV光源在这样的生物 中引起更大的响应。
最后,已经观察到,当UV-A光朝向希望没有昆虫的区域而不 是在墙壁处的类似于一些现有技术的装置时,可实现增大的捕获率。 可以相信,与使UV-A光照向安装壁表面相反,使UV-A光朝向外 可更好地模仿浓密植被的可利用出口。当昆虫从植被内部飞向开放空 间时,它们没有看到大的UV光幕,而是看到了在大小不同的叶片之 间的间隙内的光。
已经发现,现有技术的利用UV-A光作为引诱光的装置难以在 提供可被消费者很好地接受的装置的同时包括这些提高功效的特征中 的许多特征。利用UV-A光的捕虫器常常用于饮食机构,在饮食机 构中顾客不希望看到暴露的灯泡,更不用说捕虫器,而想到该捕虫器 会使得顾客提不起食欲。
发明内容
文中所描述的和权利要求保护的实施例通过提供掩盖该设备的 捕虫本质的捕虫器,解决了至少一些现有技术的缺陷。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捕虫的设备,包括:
发射诱虫光的至少一个诱虫光源;
被构造成使昆虫固定不动的至少一个昆虫固定装置;
保持所述诱虫光源和昆虫固定装置的壳体;
至少部分地将诱虫光源和昆虫固定装置隐蔽在视线之外的盖,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开口以及至少一个光通道或光导管, 昆虫可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设备,所述至少一个光通道或光导管以 防止诱虫光从所述至少一个诱虫光源直接向前向外投射的方式将诱虫 光从所述至少一个诱虫光源向外引导至所述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勃兰登堡(英国)有限公司,未经勃兰登堡(英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85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内置防护垫的衣服
- 下一篇:电子设备用筐体的电磁屏蔽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