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质基材和产生氟的电解用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0880108121.0 | 申请日: | 200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8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田尾理惠;河野贵典;初代善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5B11/12 | 分类号: | C25B11/12;C04B35/5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庞立志;孙秀武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材 产生 电解 用电 | ||
1.碳质基材,其具有复合曲线,该复合曲线具有至少2条以上的(002)衍射线,且具备面间隔不同的微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质基材,其中,在X射线衍射图形中,在2θ=10°~30°中出现的(002)衍射线的形状为非对称,且至少具有以2θ=26°为中心的衍射线和2θ比26°低的角度的衍射线这2条图形成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质基材,上述碳质基材中,以上述2θ=26°为中心的上述衍射线的存在比例,相对于2θ=10°~30°的(002)衍射线的总面积为3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碳质基材,其中,上述碳质基材含有得自X射线衍射的层间距离d002为0.34nm以上的结晶,且含有微晶尺寸Lc002为20nm以下的衍射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碳质基材,其中,上述碳质基材为各向同性碳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碳质基材,其中,上述碳质基材的填料为中间相微球。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碳质基材,其中,上述碳质基材的显气孔率为5~30体积%。
8.氟电解用电极,其中,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碳质基材上形成有导电性金刚石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产生氟的电解用电极,其中,上述导电性金刚石薄膜使用硼为p型掺杂物,且使用氮或磷为n型掺杂物,上述p型掺杂物和/或上述n型掺杂物被含有100,000ppm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产生氟的电解用电极,其中,上述导电性金刚石薄膜的膜厚为0.5μm以上且10μm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产生氟的电解用电极,其中,上述导电性金刚石薄膜被覆上述碳质基材表面的10%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产生氟的电解用电极,其中,对于上述导电性金刚石薄膜的结晶性,由X射线衍射求得的晶格常数为0.357nm以下,在基于拉曼分光分析的拉曼光谱中,在1320~1340cm-1的SP3键合的C-C伸缩模式存在的峰的半峰宽为100cm-1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炭素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炭素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1081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具有间接功率连接的有源电子部件的MR线圈
- 下一篇:洗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