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电转换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24444.1 | 申请日: | 2008-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43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铁也;杉生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造船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4/00 | 分类号: | H01M14/00;H01L3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于英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转换 元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光电转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呈对置状配置有两片电极,该两片电极是通过隔着透明导电膜将用光敏色素进行了染色的光催化膜形成在透明基板的一面上而构成的;在上述两片电极之间配置有对电极,上述对电极是通过隔着覆盖对电极用基板的两面的非开口部整体的导电性粘接剂层来设置对该基板表面实质上垂直取向的刷状碳纳米管而构成的,上述对电极用基板具有多个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极是通过在透明基板上的透明导电膜上使相对于基板面实质上垂直设置的刷状碳纳米管担持光催化粒子并用光敏色素对该光催化粒子进行染色而构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极是通过在透明基板上的透明导电膜上形成由碳纳米管粒子和光催化粒子的混合物构成的光催化膜并用光敏色素对该光催化膜进行染色而构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极与上述对电极的刷状碳纳米管相接触。
5.一种光电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隔着透明导电膜将用光敏色素进行了染色的光催化膜形成在透明基板的一面上来构成电极,
将所得到的两片电极呈对置状配置,
在上述两片电极之间配置对电极,该对电极通过隔着覆盖具有多个开口部的对电极用基板的两面的非开口部整体的导电性粘接剂层来设置对该基板表面实质上垂直取向的刷状碳纳米管而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透明基板的一面上形成透明导电膜,将另外形成的刷状碳纳米管转印到该透明导电膜上以使其对基板面实质上垂直取向,使该碳纳米管担持光催化粒子,并用光敏色素对该光催化粒子进行染色,从而构成上述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透明基板上形成透明导电膜,在该透明导电膜上形成由碳纳米管粒子和光催化粒子的混合物构成的光催化膜,并用光敏色素对该光催化膜进行染色,从而构成上述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在上述透明导电膜上形成由碳纳米管粒子和光催化粒子的混合物构成的光催化膜时,将包含上述混合物的糊剂涂敷在透明导电膜上并使其干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糊剂涂敷在透明导电膜上时,在透明导电膜和与其相对的电极之间形成了静电场的状态下进行涂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造船株式会社,未经日立造船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244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