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电联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8176.2 | 申请日: | 200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0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良和;田口清;小原英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H1/00 | 分类号: | F24H1/00;F24D17/00;F24H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电 系统 | ||
1.一种热电联供系统,其具有:热电并给器,生成电和热;蓄热 器,蓄积对由所述热电并给器产生的热进行回收的热载体;热交换器, 用于将由所述热电并给器产生的热传导给所述热载体;第一热载体路 径,构成为所述热载体由所述热交换器传导来所述热后流入所述蓄热 器热载体;热载体送出器,使所述热载体流入所述第一热载体路径热 载体;供热路径,用于将蓄积在所述蓄热器中的热载体供给热负载; 电力消耗加热器,消耗所述热电并给器的剩余电力和商用电力来加热 在所述供热路径中朝向所述热负载流动的所述热载体;第二热载体路 径,构成为所述热载体由所述电力消耗加热器加热后流入所述蓄热器 热载体,
由所述蓄热器送出的所述热载体到达所述电力消耗加热器为止的 所述供热路径,构成了通过所述电力消耗加热器后的所述热载体到达 所述蓄热器为止的所述第二热载体路径。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联供系统,其中,具有:用于从热载体 源向所述蓄热器供给所述热载体的第一热载体供给路;从所述第一热 载体供给路分支而与所述供热路径连接的第二热载体供给路;设置在 所述供热路径与所述第二热载体供给路的所述连接的部分上,将来自 所述第二热载体供给路的所述热载体与在所述供热路径中流动的所述 热载体混合的混合阀;将所述第二热载体路径与所述供热路径上的比 所述混合阀靠所述蓄热器侧的部分连接的旁通路径;设于所述旁通路 径上的旁通阀,
所述第二热载体路径由从所述蓄热器经由所述第一热载体供给 路、所述第二热载体供给路、所述旁通路径、所述供热路径而到达所 述蓄热器的路径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电联供系统,其中,具有:设于所述供 热路径上的比所述混合阀靠热负载侧的部分上、检测所述热载体的流 动的流量检测器;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旁通阀,使其在所述流量检测器检测出所述 热载体的流动的情况下关闭,在未检测出所述热载体的流体的情况下 打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联供系统,其中,具有:用于从热载 体源向所述蓄热器供给所述热载体的第一热载体供给路;从所述第一 热载体供给路分支并与所述供热路径连接的第二热载体供给路;设置 在所述第二热载体供给路与所述供热路径的所述连接的部分上的三通 阀,
所述三通阀具有两个动作模式:将所述供热路径上的比该三通阀 靠蓄热器侧的部分和第二热载体供给路与所述供热路径上的比该三通 阀靠热负载侧的部分连接的模式A;将所述供热路径上的比该三通阀 靠蓄热器侧的部分与第二热载体供给路连接并将它们与所述供热路径 上的比该三通阀靠热负载侧的部分遮断的模式B,
所述供热路径通过所述三通阀切换到所述模式A而形成,所述第 二热载体路径通过所述三通阀切换到所述模式B而形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电联供系统,其中,具有:检测所述热 负载的热需要的热需要检测器;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三通阀,使其在所述热需要检测器检测出所 述热需要的情况下切换到所述模式A,在未检测出所述热需要的情况 下切换到所述模式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81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双壁绝热瓶的运输设备和/或存储设备
- 下一篇:空调及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