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联的含氟弹性体微粒及其制造法以及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16251.1 | 申请日: | 200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9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中川秀人;毛利晴彦;青山博一;寺田纯平;武内留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J3/24;C08J3/12;C08L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香兰;张志楠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联 弹性体 微粒 及其 制造 以及 组合 | ||
1.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合成树脂(E)和凝胶率为85质量%以上的交联的含氟弹性体微粒(D1),该交联的含氟弹性体微粒(D1)/合成树脂(E)以质量比计为0.1/99.9~25/7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构成所述交联的含氟弹性体微粒(D1)的含氟弹性体(a1)的含氟率为65质量%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构成所述交联的含氟弹性体微粒(D1)的含氟弹性体(a1)包含来自如下单体的结构单元,所述单体是选自四氟乙烯、偏二氟乙烯和下式(1)所示的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CF2=CF-Rf1 (1)
式(1)中,Rf1为-CF3或-ORf2,其中Rf2是碳原子数为1~5的全氟烷基。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交联的含氟弹性体微粒(D1)的平均粒径为0.3μm~0.1μm。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合成树脂(E)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6.一种交联的含氟弹性体微粒(D2),该交联的含氟弹性体微粒(D2)是通过使含氟弹性体(a2)的颗粒(A2)交联而得到的,所述含氟弹性体(a2)是在1分子聚合物的末端含有至少3个碘原子的含氟弹性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交联的含氟弹性体微粒,其中,构成所述交联的含氟弹性体微粒(D2)的含氟弹性体(a2)的含氟率为65质量%以上。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交联的含氟弹性体微粒,其中,构成所述交联的含氟弹性体微粒(D2)的含氟弹性体(a2)包含来自如下单体的结构单元,所述单体是选自四氟乙烯、偏二氟乙烯和下式(1)所示的全氟烯键式不饱和化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CF2=CF-Rf1 (1)
式(1)中,Rf1为-CF3或-ORf2,其中Rf2是碳原子数为1~5的全氟烷基。
9.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交联的含氟弹性体微粒,其中,所述交联的含氟弹性体微粒(D2)的平均粒径为0.3μm~0.1μm。
10.一种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交联的含氟弹性体微粒(D2)和合成树脂(E)。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合成树脂(E)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12.一种交联的含氟弹性体微粒(D3),该交联的含氟弹性体微粒(D3)是含氟弹性体(a3)的颗粒(A3)交联而成的,所述含氟弹性体(a3)包含来自烯键式不饱和单体的结构单元和来自下式(3c)所示的单体的结构单元,其中所述烯键式不饱和单体包含至少一种氟代烯烃,
CY12=CY2Rf1X1 (3c)
式(3c)中,Y1、Y2为氟原子、氢原子或-CH3;Rf1为具有或不具有醚键氧原子的、直链状或者支链状的氟代亚烷基或全氟亚烷基;X1为碘原子或溴原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交联的含氟弹性体微粒,其中,构成所述交联的含氟弹性体微粒(D3)的含氟弹性体(a3)的含氟率为65质量%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62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敏收缩标签
- 下一篇:肽组合物的修饰以提高稳定性和递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