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缆的撕裂线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15342.3 | 申请日: | 200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1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培;朴太学;金振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可隆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英俊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 撕裂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缆撕裂线及其制造方法,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光缆 撕裂线,其包括:通过将全芳香族聚酰胺细丝合股和加捻在一起而形成的 合股和加捻的纱线,和在所述合股和加捻的纱线的表面上形成的含有着色 剂的涂层,从而在光缆的安装或修理时,所述撕裂线可容易地与光缆的增 强材料相区分,从而提高其可使用性,另外还还涉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光缆撕裂线(ripcord)是有助于光缆的树脂涂膜易于切割和除去的所 谓的“切割纤维”。
如图1所示,光缆通常包括位于光缆中心的光纤1,覆盖和保护光纤1 的增强材料2,混入增强材料2的撕裂线3,和在增强材料2和撕裂线3两 者的外部形成的树脂涂层4。
图1是常规光缆的截面示意图。
关于增强材料2,主要使用全芳香族聚酰胺细丝束,所述全芳香族聚酰 胺细丝束一般通过将多个未捻状态下的全芳香族聚酰胺细丝合股和加捻在 一起而形成。这样的细丝束可称为“合股和加捻的纱线”。
增强材料2用于保护光纤1。
撕裂线3起到为了修理等目的易于除去光缆的树脂涂层4的功能等。 更特别地,对于光缆的处理或修理,通过拉撕裂线3可将光缆的树脂涂层4 从光缆容易地剥落。
为了在修理期间简单地切割和除去光缆的树脂涂层4,希望撕裂线3 区别于增强材料2。
常规的光缆撕裂线主要包括合股和加捻的纱线,每一纱线通常通过将 多个全芳香族聚酰胺细丝合股和加捻在一起而生产。然而,由于这样的撕 裂线仅含有全芳香族聚酰胺细丝,尽管机械性质比如模数优良,但存在包 括例如染色性差、染色强度降低、染色牢度低、成本高等的缺点。
特别地,已知的染色性和染色牢度差的光缆撕裂线3涉及在修理期间 撕裂线难以和光缆的增强材料2相区分的问题。
关于另一光缆撕裂线,韩国专利登录No.0373235提出了一种通过将捻 数在每米200到500的范围内的聚酯纱线合股和加捻在一起来生产的1,500 到12,000丹尼尔的光缆撕裂线。该撕裂线仅由聚酯纱线组成,因此,具有 良好的染色性,足以容易地将撕裂线和其他材料相区分。然而,当把它和 由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形成的撕裂线相比时,该撕裂线需要更高的丹尼尔 和更大的重量以获得所需的机械性质,比如模数。
在日本专利特许公开No.2005-148150中描述的另一技术是一种通过用 树脂(比如聚四氟乙烯树脂、硅分散的聚乙烯树脂、硅接枝的聚乙烯树脂或 氟化物树脂分散的聚乙烯树脂)覆盖纤维材料的外侧来生产撕裂线。美国专 利公开No.2005-036750提出了一种涂有硅油或蜡以防止撕裂线损坏的具有 改进的平滑度的撕裂线。然而,尽管这些技术可以改进撕裂线的平滑度和 磨损抗性,但仍然存在撕裂线难以和其中使用的增强材料2相区分的问题。
另外,美国专利公开No.2003-095763公开了用于撕裂线的着色缓冲管 以容易地将撕裂线和其他材料相区分。韩国实用新型登录No.0352977提出 了多线芯式电缆,所述电缆包括:(i)包括线芯总成和构件护套的线芯构件 总成,所述构件护套包围所述线芯总成,和(ii)沿着纵向覆盖所述线芯构 件总成的电缆护套,并包括在所述线性芯总成和组合护套之间具有标记码 的标记带。尽管上述已知技术可使撕裂线或线性组合容易地和其他材料相 区分,但不能提高磨损抗性。
如上所述,关于光缆撕裂线的常规技术在兼顾容易地将撕裂线与其他 材料相区分的效果和撕裂线优良的磨损抗性和机械性质之间存在缺点。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本发明旨在解决关于常规方法的上述问题,并且本发明的一个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缆撕裂线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光缆撕裂线在通过将全 芳香族聚酰胺细丝合股和加捻在一起而形成的合股和加捻的纱线的表面上 具有含着色剂的涂层,使得在光缆的安装和修理期间,撕裂线容易和光缆 的增强材料相区分,且撕裂线显示优良的机械性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可隆株式会社,未经可隆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153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氧化物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电梯厅外召唤控制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