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毛发卷曲改善剂有效
申请号: | 200880003485.2 | 申请日: | 200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94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长瀬忍;山口真主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K8/34 | 分类号: | A61K8/34;A61K8/02;A61K8/19;A61Q5/04;A61Q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发 卷曲 改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发卷曲改善剂。
背景技术
作为伴随着年龄增长的毛发老化现象,众所周知由于毛发直径的减小和毛发密度的降低而发展成为毛发稀疏,还会发生白发增加的现象。可是,本发明人对伴随着年龄增长的毛发老化现象进行详细调查的结果发现,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上述的毛发稀疏不断发展以及白发增加的现象之外,卷曲形状的毛发(卷毛)的比例也会增加。并且还发现,这样的卷毛与直毛相比在毛发内部的细胞结构方面存在差异。如果这样的卷毛发生增加,那么毛发的梳理性发生恶化的同时,头发光泽会减少,因而导致年长者在头发方面的烦恼。
一直以来,作为对于年长者所诉说的有关毛发直径的减小和毛发密度的降低等的毛发方而的烦恼的对策,提出了增强毛发的张力·浓密度的处理(例如专利文献1)和给予丰盈感的处理(例如专利文献2)等,但是这些效果都不够充分。另外,通过对卷曲毛发进行烫直处理而实施直发化的方法也是以往被广泛采用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难以避免对毛发本身的损害,因此其效果还不够充分。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6-3059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0-383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发卷曲改善剂,其含有低级醇以及水,该毛发卷曲改善剂的粘度为1~90,000mPa·s,该毛发卷曲改善剂的使用方式为:在将该毛发卷曲改善剂涂抹于头皮之后,不将其冲洗掉而让其留在头皮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能够改善伴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毛发卷曲的毛发卷曲改善剂。在以下的本说明书中,在简称“毛发卷曲”的情况下是指伴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的卷曲。
本发明人发现,通过将含有低级醇以及水的具有一定粘度的组合物涂抹于头皮并且不将其冲洗掉而让其留在头皮上,从而能够改善毛发卷曲。
<低级醇>
作为本发明的毛发卷曲改善剂中所含有的低级醇,可以列举乙醇、1-丙醇、2-丙醇、正丁醇等的脂肪醇;2-苯氧基乙醇、苯甲醇、2-苯基乙醇、2-苄氧基乙醇等的芳香醇;三甘醇、1,3-丁二醇、丙二醇、己二醇、二甘醇等的乙二醇类等。
这些低级醇既可以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另外,从有机成分的可溶性的观点出发,在本发明的毛发卷曲改善剂中,这些低级醇的含量优选为0.05~80质量%,更加优选为1~7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65质量%。
<水>
从有机成分的可溶性的观点出发,在本发明的毛发卷曲改善剂中,水的含量优选为20~99质量%,更加优选为35~8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0~70质量%。
另外,从通过将适当量的毛发卷曲改善剂留在头皮上就能够期待充分的效果、并且能够轻易地实现均匀地涂抹于头发上的操作观点出发,以由布鲁克菲尔得(Brookfield)型粘度计测定的值计,本发明的毛发卷曲改善剂的粘度优选为1~90,000mPa·s,更加优选为2~50,000mPa·s,进一步优选为3~10,000mPa·s的范围内。
为了将毛发卷曲改善剂的粘度调整在所期望的范围内,可以使用表面活性剂或者高分子增稠剂。
<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毛发卷曲改善剂可以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 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的表面活性剂来调整至所期望的粘度。
作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聚氧化烯烷基醚、聚氧化烯链烯基醚、高级脂肪酸蔗糖酯、聚甘油脂肪酸酯、高级脂肪酸单乙醇酰胺或者高级脂肪酸二乙醇酰胺、聚氧化乙烯硬化蓖麻油、聚氧化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化乙烯山梨醇脂肪酸酯、烷基糖类(alkylsaccharide)表面活性剂、烷基氧化胺(alkylamine oxide)以及烷基酰胺氧化胺(alkylamideamine oxide)等。在这些当中,优选聚氧化烯烷基醚、聚氧化乙烯硬化蓖麻油,更加优选为聚氧化乙烯烷基醚。作为聚氧化乙烯烷基醚,优选为由以下一般式所表示的物质。
[式中,R1表示碳原子数为8~18的直链或者支链的烷基,n是表示1~25的数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34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生眼视觉图像处理系统
- 下一篇:二层虚拟专用网多点接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