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强化玻璃的触控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80001233.6 | 申请日: | 2008-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90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荣;白熙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讬福思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任永武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强化 玻璃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强化玻璃的触控面板,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不仅与常规触控面板相比表现出明显得到改善的强度和刚性、而且还具有各种设计的使用强化玻璃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利用数字技术的计算机的发展,辅助装置也在发展。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移动传输装置和其它个人信息处理器利用例如键盘、鼠标或数字转换器等各种输入装置来处理文本和图形。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而使个人计算机的应用逐渐增多,使用只是用作输入装置或界面的键盘和鼠标已很难高效地对产品进行操作。因此,非常需要一种简单、误操作少、易于输入、且尤其是能够在携带装置的同时用手输入信息的装置。
近来,包含高可靠性、新功能、耐用性和材料或物质的微米技术,例如与设计和加工相关的制造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尚未满足与装置的一般功能相关的需求。为满足上述需求,已开发出一种简单且误操作少的触控面板作为无需使用其它输入装置便能够输入例如文本等信息的输入装置。
触控面板安装在例如平面显示装置和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等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表面上,并用于在观看图像显示装置的同时选择所需的信息,其中平面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LCD)、等离子显示面板(plasma display panel;PDP)或电致发光装置(electroluminescence;EL)。触控面板包括电阻型触控面板和电容型触控面板。
此外,根据是否包括视窗膜而定,触控面板还被划分成通用型触控面板和视窗型触控面板。常规的通用型触控面板存在以下问题:灰尘和湿气会侵入触控面板和壳体的相邻部分中,并且无法触摸到触控面板的最外侧区域。
相比之下,在常规的视窗型触控面板中,则利用例如压克力(acryl)等材料制造衬底,使得可能很难将触控面板的外拐角处理成弯曲的。特别是,常规的视窗型触控面板不能耐热并且光透射率较差。
此外,在常规的触控面板上单独贴附防散射膜,用以在保护LCD模块的视窗破损时防止碎屑散射。该防散射膜会增加触控面板的厚度并使触控面板的光透射率进一步变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与常规触控面板相比表现出明显得到改善的强度和刚性、而且还具有各种设计的使用强化玻璃的触控面板。
有利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仅与常规触控面板相比表现出明显得到改善的强度和刚性、而且还具有各种设计的使用强化玻璃的触控面板。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使用强化玻璃的触控面板包括:第一导电单元,其包括导电膜、涂覆在导电膜下表面上的第一铟锡氧化物(indium-tin oxide;ITO)涂层、和印刷在第一ITO涂层下表面边缘上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导电单元,其包括通过蚀刻工艺由强化玻璃形成的强化玻璃衬底、涂覆在强化玻璃衬底上表面上的第二ITO涂层、和印刷在第二ITO涂层上表面边缘上的第二电极。
所述使用强化玻璃的触控面板可还包括导电单元保护单元,所述导电单元保护单元设置在第一导电单元的上表面上,以保护第一导电单元。
所述导电单元保护单元可包括:视窗膜,其设置在与所述导电膜实质具有相同大小的区域中;和印刷层,其印刷在所述视窗膜的下表面上,其中在所述印刷层上标记有字符或徽标。
所述视窗膜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膜制成。
所述第一导电单元和导电单元保护单元可利用光学透明的粘合剂(opticalclear adhesive;OCA)附装到彼此上。
所述蚀刻工艺可以是激光蚀刻工艺。
所述强化玻璃衬底可以是通过对由强化玻璃形成的玻璃片执行蚀刻工艺而提供的多个强化玻璃衬底中的一个。
所述第一导电单元和第二导电单元可利用具有绝缘特性的绝缘粘合构件附装到彼此上。
可在所述第一导电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电单元之间涂覆绝缘材料。
所述强化玻璃衬底可具有弯曲的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讬福思株式会社,未经讬福思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80001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