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网线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238432.6 | 申请日: | 2008-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54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向浏欣;魏进民;曾垂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27/02 | 分类号: | H01R27/02;H01R31/02;H01R13/70;H04L12/66;G06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5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线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网络领域,特别涉及连接网桥设备和计算机设备的网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常网线有两种连接关系,一种是正线,用于计算机和网桥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或集线器)的连接,正线两端的RJ45插头按照引脚号1~8一一对应连接,另一种是反线,用于计算机直接连接或交换机之间的级联,反线两端的RJ45插头引脚按照引脚号1、3交叉和2、6交叉相连,4、5、7和8引脚直接对应相连。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正反线切换功能的网线连接器,此连接器由两个RJ45插槽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构成,通过开关控制,实现直通和交叉两种连接状态,此技术方案只能连接两种设备,要么是计算机之间或网桥设备之间连接,要么是计算机与网桥设备之间连接,只能是两个设备的连接,这使得其应用场合受到限制。
另外,有一种连接器由3个RJ45插槽构成,其可以实现一个网桥设备和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网桥与计算机之间都采用正线连接,可以实现两台计算机上网的功能,并且还有延长网线长度的作用,但是,用此设备连接的两台计算机之间不能正常通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选择性地连接网桥设备与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与计算机设备的三插槽网线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网线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包括三个RJ45插槽和一个4状态开关选择器,三个RJ45插槽分别连接网桥设备、计算机A和计算机B;开关选择器有两组开关K1和K2,两组开关联合控制本网线连接器所处的状态,本网线连接器有4个状态,分别为空闲状态、网桥设备与计算机A连通状态、网桥设备与计算机B连通状态、计算机A与计算机B连通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可以提供三个设备之间的多个状态选择连接,不但可以使选择连接的计算机可以上网,而且可使两台计算机之间正常通信,本网线连接器使用方便,适合两台有上网和互通寻求的电脑组成的小型网络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网线连接器空闲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网线连接器网桥设备与计算机A连通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网线连接器网桥设备与计算机B连通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网线连接器计算机与计算机连通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网线连接器状态转移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网线连接器由三个RJ45插槽和一个开关选择器构成,插槽1连接网桥设备,插槽2和插槽3分别连接两台计算机,三个插槽都与开关选择器相连。附图插槽内数字表示引脚号。开关选择器有两组开关K1和K2,两组开关联合控制本网线连接器的状态,而开关K1直接控制网桥设备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开关K2直接控制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图1为空闲状态的示意图,此时开关K1和K2都处于中部,网桥设备与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都无通路,整个网线连接器处于不工作状态。
图2和图3为网桥设备与计算机连通状态的示意图,此时开关K1置于左部或右部,开关K2处于中部,网桥设备与计算机A或计算机B正线连接,能够正常通信,而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无通路,不影响单个计算机上网。
图4为计算机与计算机连通状态的示意图,此时开关K1处于中部,开关K2置于下部,本连通状态是空闲状态的下一状态,此时网桥设备与计算机A和计算机B都无通路,而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反线连接可正常通信。
图5是本网线连接器状态转移图,空闲状态是非使用状态,而网桥设备与计算机A连通状态、网桥设备与计算机B连通状态、计算机A与计算机B连通状态是使用状态,在一个使用状态要向另一个使用状态转移时要经过空闲状态过渡,也即先由此使用状态回到空闲状态,然后由空闲状态转移到另一个使用状态。
使用时,用户根据需要选择4种状态中的一种,可方便实现两台电脑单独上网和相互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2384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